导航
搜索
登录
注册
主导航
学科分类库
主题资源库
索引目录
系列丛书
学术共同体
学科分类
社会学
地方发展
农村社会学
发展社会学
性别社会学
社会治理
社会分层与流动
社会学理论
婚姻家庭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青年社会学
劳工社会学
老年社会学
环境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结构
移民社会学
社会政策
人类学与民族学
社会工作
人口学
社会心理学
主题研究
社会学方法论
社区治理与社区营造
社会学经典理论
老龄化研究
社会工作案例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风险灾害研究
社会心态研究
性别研究
首页
>
文章详情
中国残疾人高等教育阶段融合教育发展报告(2020)
作者:
邓猛
熊琪
出版日期:
2020年12月
报告页数:
20页
报告字数:
17133字
所属图书:
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报告(2020)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0-12.152-171
凌亢
李泽慧
孙友然
白先春
摘要:
中国高等教育阶段融合教育发展经历了初步探索、从少到多、追求质量三个阶段。在政策、招生规模、办学模式和支持体系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同时也存在着政策偏宏观、招生规模有限、师资力量薄弱、就业水平和社会融合水平相对较低的问题。从完善相关的法律政策、扩大招生规模、完善支持体系、促进残障学生社会融合四个方面提出建议,进而提升中国残疾人高等教育阶段融合教育的发展水平。
关键词:
高等教育
融合教育
残障大学生
作者简介:
邓猛:
博士,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融合教育、特殊教育原理、特殊教育课程与教学。
熊琪:
博士,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副教授,研究领域:融合教育。
相关报告
基于融合教育市场需求的儿童管理与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研究
2018年全国两会提案:关于完善融合教育支持体系的提案
2018年全国两会提案:关于提升普通学校教师融合教育专业素养的提案
轮椅下的美国留学路
延庆二中事件给融合教育开了一个“过粪”的玩笑
延庆二中事件对中国融合教育发展的三大影响
广州残障儿童随班就读政策分析报告
合而不融:随班就读儿童教育排斥研究
中国残疾人融合教育发展报告(2020)
中国残疾人学前教育阶段融合教育发展报告(2020)
文章目录
中国高等教育阶段融合教育发展历程
(一)初步探索,实现突破(1977~1986年)
(二)从少到多,快速发展(1987~2013年)
(三)追求质量,推进融合(2014年至今)
中国高等教育阶段融合教育发展现状
(一)政策不断完善
(二)招生规模扩大
(三)办学模式多元化
(四)支持体系横向多面化
中国高等教育阶段融合教育发展的问题分析
(一)政策偏宏观,可操作性有待提升
(二)招生规模无法满足特殊人群需要
(三)师资力量薄弱
(四)就业扶持力度不足
(五)社会融合水平相对较低
中国高等教育阶段融合教育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完善相关的法律政策
(二)扩大招生规模,提升办学质量
(三)完善支持体系
(四)促进残障学生社会融合的发展
典型案例
(一)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招收融合教育学生
(二)四川大学高等融合教育试点工作
(三)北京联合大学扎实推进残疾学生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