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搜索
登录
注册
主导航
学科分类库
主题资源库
索引目录
系列丛书
学术共同体
学科分类
社会学
地方发展
农村社会学
发展社会学
性别社会学
社会治理
社会分层与流动
社会学理论
婚姻家庭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青年社会学
劳工社会学
老年社会学
环境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结构
移民社会学
社会政策
人类学与民族学
社会工作
人口学
社会心理学
主题研究
社会学方法论
社区治理与社区营造
社会学经典理论
老龄化研究
社会工作案例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风险灾害研究
社会心态研究
性别研究
首页
>
文章详情
退休年龄对我国城镇职工养老金性别差异的影响分析
作者:
陈卫民
李莹
出版日期:
2005年8月
报告页数:
8页
报告字数:
6329字
所属图书:
中国妇女研究十年(1995~2005)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08.700-707
刘伯红
谭琳
姜秀花
宓瑞新
摘要:
近年来,随着我国养老社会保险制度的逐步确立,养老保险中的性别利益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由于女性在就业期间的收入普遍低于男性,其退休后的养老金一般也少于男性。而男女法定退休年龄的不同更可能会加大两性退休金的差距。目前,社会上要求统一男女退休年龄的呼声正日益高涨,虽然这些呼吁中比较多的是出于减轻养老金支付压力和合理利用人力资源(认为女性过早退休是对女性人力资本的巨大浪费)的考虑,但也有相当多的主张是基于或部分基于缩小男女退休后的养老金差距的立场。这些主张是否有科学的依据?换言之,女性早于男性退休究竟是使男女退休后养老金的差距较就业期间工资的差距扩大了还是缩小了?男女退休年龄的差异对两性间养老金水平的差距影响有多大?对这些问题的深入分析,特别是定量测算,无疑将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把握退休年龄差异的实际影响。在本文中,我们将考察女职工由于退休年龄早于男性,其养老金利益受影响的状况以及不同工资水平的女性之间的差异。为使分析简便,我们把研究对象限定为我国现行养老社会保险制度中的“新人”,不考虑“老人”和“中人”的情况,换言之,本文分析的是在养老社会保险目标模式下退休年龄差异的影响。
关键词:
性别差异
退休年龄
城镇职工
养老金
作者简介:
陈卫民:
李莹:
相关报告
走向市场经济的中国企业职工内部关系和结构
第三篇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发展
改革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增强基金可持续性
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财务可持续性研究
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费率、人口流动与基金自我平衡
中国城镇职工组织信任发展状况
退休年龄问题研究报告
澳大利亚:期待延长工作寿命
人口老龄化问题研究概述
美国:年龄和工作
文章目录
·
模型与方法
·
退休年龄差异对男女职工养老金相对水平变化的影响
·
问题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