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民间组织的发展及通向公民社会的道路

作者:
王名
出版日期:
2008年10月
报告页数:
52页
报告字数:
48086字
所属图书:
中国民间组织30年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在改革开放30年的历史演进中,民间组织是一个特殊而普遍的现象。它们伴随改革开放的洪流而生,在市场经济的潮涌中跌宕翻滚、生生不息,推进并演绎着生活在这个巨大国度中的公民们以各种方式彼此携起手来,在转型中共同构建民主、自由和博爱的和谐社会的历程。本章在对民间组织概念给出一个较为宽泛的定义和分类的基础上,分两个大的阶段考察和回顾了中国民间组织发展演进的历史过程,并从制度变革、公共空间和集体行动三个角度分析了民间组织发展的社会基础和制度变迁,进而探讨与社会转型的历史进程相适应的中国公民社会的发展道路问题。
关键词:

公民社会改革开放民间组织

作者简介:

王名:博士,毕业于日本名古屋大学。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公益慈善研究院院长,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组织与社会治理研究所所长。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明德公益研究中心理事长,《中国非营利评论》(中英文版)主编。曾任第十届、十一届、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著有《中国社团改革——从政府选择到社会选择》(2001)、《中国民间组织30年——走向公民社会》(2008)、《社会组织论纲》(2013)、《建言者说》(2013)、《非营利组织管理》(2015)《社会组织与社会治理》、《中国社会组织1978~2018》等专著。获得的主要奖项:2013年度责任中国“公益思想奖”;2013年度“慈善事业推动奖”。

文章目录
民间组织的基本界定与公民社会的含义
  • (一)民间组织的定义
  • (二)民间组织的属性
  • (三)民间组织的分类
  • (四)公民社会的含义
民间组织的发展历程
  • (一)第一阶段:民间组织兴起阶段
  • (二)第二阶段:民间组织的规范管理和新的发展高潮
中国民间组织发育和发展的社会基础
  • (一)对已有主要研究成果的梳理
  • (二)体制变革:中国民间组织的发生学
  • (三)公共空间:中国民间组织发展的内在逻辑
  • (四)集体行动:中国民间组织发展的阶层基础
中国走向公民社会的发展道路
  • (一)影响中国民间组织未来发展的主要因素
  • (二)中国公民社会的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