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关系资本和地位获得——以北京市建筑行业农民包工头的个案为例

作者:
彭庆恩
出版日期:
2002年8月
报告页数:
21页
报告字数:
14747字
所属图书:
社会转型:北京大学青年学者的探索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地位获得研究在近30年来已经成为社会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早期的研究,如布劳(M.Blau)和邓肯(O.D.Dancan)的《美国职业结构》,强调了个人教育对所获报酬的影响。而近年的一些研究,则开始把结构变量引入,较着力于探讨结构因素对地位获得的作用,其中影响较大的,有工业化论、文化资本理论和社会资本理论等。以林南等人为代表的社会资源论者,把结构层面的社会网络和社会资源(social resource)变量引入地位获得研究,强调影响个人职业地位的因素,除了属于个人特质的教育外,结构层面的社会网络中所蕴涵的社会资源也很重要,一个人社会资源越多,越能从他的亲朋好友中得到帮助,职业成功的机会越大。参见黄毅志:《地位获得:理论与结构分析》,载(台北)《思与言》,第30卷第4期;林南:《社会资源与社会流动:一种地位获得的结构理论》,载南开大学社会学系编:《社会学论文集》,云南人民出版社,1989。按照Flap的定义,社会资源就是人的社会网络和他透过直接或间接接触能动员的资源之总体。转引自黄毅志:《地位获得:理论与结构分析》。这种理论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富有意义的启示。

关键词:

作者简介:

彭庆恩:

文章目录
·一、理论回顾和本文的视角
·二、农民包工头的地位获得 个案
三、关系成为资本
  • 1.包工头的个人背景
  • 2.关系成为资本
四、关系资本的再生产和地位获得
  • (一)关系资本再生产的机制
  • (二)包工头社会支持网络的扩大
  • (三)“游戏规则”和非制度化渠道的形成
·五、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