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提出了建设“世界城市”的宏伟目标。所谓“世界城市”是指在社会、经济、文化或政治层面直接影响全球事务的城市。但近年来,北京市人口的连年上涨,使得其在迈向世界城市的道路上步履维艰。据统计,北京市2009年常住人口达到1755万人,其中非户籍人口高达509.2万人,占常住人口的29%数据来源:《北京统计年鉴2010》。。这近1/3的流动人口对北京有限的资源、环境承载力、社会管理等方面都构成了直接挑战。综合分析北京目前所面临的人口问题,不仅体现在规模上,更重要的是表现在结构上。在北京的流动人口多为青壮年劳动力,有效地补充着北京的劳动力,成为北京市人口组成结构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外来者”的标签使得他们总是游走于“经济吸纳,社会排斥”的城市边缘中。身份上的异质性、情绪上的孤寂感,使他们在新的城市生活中没有明确的角色定位,从而不能在新的城市人口体系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进而优化并完善整个人口体系。因此,我们需要一个渠道,让这些来京务工人员找到自己新的角色定位,使北京市的人口结构得到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