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者列表 > 详情
马剑银
机构:北京师范大学
个人简介:

法学博士、公共管理学博士后,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副教授,《中国非营利评论》副主编,公益慈善与非营利法治研究中心主任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后研究人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法律与社会理论、比较法文化、立法学与公共政策、国家与社会关系、公益慈善—非营利—社会组织法制等。

    暂无内容
  • 从生活世界到公共领域:哈贝马斯公民社会理论的话语基础
    出版时间: 2011年03月
    哈贝马斯的公民社会理论以生活世界和公共领域两个关键词作为基础,生活世界是他的“世界观”,生活世界不同于包括客观世界、社会世界与主观世界在内的现实世界,它的再生产是公民社会产生的土壤。公共领域是为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能达成一定共识而进行的一系列理性论辩过程所组成的沟通网络,公共领域不是“实体”,既非建制,也非组织;既非规范结构,也非系统;公共领域的激活是现代公民社会运作的前提条件。理解哈贝马斯的公民社会理论,也必须从这种话语基础出发。
    关键词:
  • 《慈善法》实施之观察(2016~2017)
    出版时间: 2017年06月
    2016年3月,十二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通过了《慈善法》,并于当年9月1日正式施行。此后,与《慈善法》相关的法律相继出台和修改,例如《境外非政府组织境内活动管理法》《红十字会法》《民法总则》《企业所得税法》等,民政部和其他相关部门出台了不少配套制度与措施,但也有一些重要的配套制度,例如社会组织三大条例、志愿服务条例等迟迟未能完成修订或制定,国家又通过一些与《慈善法》理念有差异或张力的政策文件影响《慈善法》的实施。因此,《慈善法》的实施略显尴尬,半年以来,也出现了一些遗憾。
    关键词:
  • 首例慈善组织单受托人慈善信托设立税制改革或成瓶颈
    出版时间: 2017年06月
    2016年12月28日,“2016阿拉善SEE公益金融班环保慈善信托”在北京发布,成为首例慈善组织作为单一受托人的慈善信托。《慈善法》正式实施当天,就有4家机构的5个慈善信托产品“抢滩”潮头,并呈现出多样化模式。《慈善法》专章规定慈善信托,意在激活沉寂多年的公益信托制度,从实践来看已有较为成功的开端。但困难依旧存在,完善包括慈善信托的税收优惠制度在内的公益慈善税制改革将成为现在和未来一段时间内公益慈善领域的一项重要任务。
    关键词:
  • 慈善立法的基本争议——以2014年为基本语境
    出版时间: 2016年04月
    2014年,慈善法的起草过程如火如荼,国家机关、学术界、慈善业界和社会公众都广泛参与,为立法机关提供了多部法律专家建议稿,并且采取沙龙、座谈会、研讨会等方式进行深入研讨,对于促进慈善事业发展,制定一部高水平的慈善法达成了基本共识,但同样也有一些分歧,例如在法律性质上作为社会法的慈善法应以私法为基础还是以公法为基础,在规制对象上是以组织法定位还是行为法定位,在功能目标上是促进法还是规范法,等等,甚至还有人对制定慈善法能达到的效果有所担忧。文章对这些问题都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强调在依法治国战略深化发展的当下进行慈善立法,值得期待,但也不容乐观。
    关键词:
  • 2019年中国慈善法治发展观察报告
    出版时间: 2020年07月
    2019年中国慈善法治尽管发展缓慢,但还是有可喜的进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我国进入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全面升级的时代,中央充分肯定了慈善作为第三次分配的重要作用;其次,民政体制改革,成立了新的慈善事业促进与社会工作司和儿童福利司,对促进慈善事业和慈善相关事业起到了体制保障的作用,业务关注点也有新的面向;再次,《慈善法》与慈善治理的地方制度配套持续发力,在可预见的将来,这一情形还会继续;最后,慈善的税收优惠制度终于有了新的突破,值得关注。此外,慈善法治的发展也体现在一些热点事件、案例中,人们对于慈善的内涵出现了新的认知,也提出了新的问题,值得继续追问与反思。
    关键词:
  • 2019年水滴筹接连引发舆论争议
    出版时间: 2020年07月
    2019年水滴筹接连引发公众热议,包括吴鹤臣“百万募捐”事件、北京市朝阳区法院个人求助首案以及水滴筹“扫楼”事件。这三个事件也引起了公众对个人求助以及个人求助网络平台性质与法律定位的深刻反思。目前有关个人求助以及个人求助网络平台的法律规范缺失,需要结合《慈善法》和慈善募捐,进行通盘考量,进行法律治理。
    关键词:
  • 2018年中国慈善法治发展观察报告
    出版时间: 2019年07月
    2018年,《慈善法》施行的制度配套数量增长很快,但重要的制度配套却依然缺失。在新的时代党的领导话语越来越重要,党建也成为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有别于政府监管的新的社会治理模式。社会组织与慈善事业在党建过程中逐渐开展其机构、行业和整个社会的治理体系建设。慈善相关的领域继续获得政策与法律的支持,但慈善法治实践过程中问题依然很多,需要我们继续努力。
    关键词:
  • 慈善业界积极回应《社会组织登记管理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
    出版时间: 2019年07月
    2018年8月3日,民政部发布将社会组织三大条例合而为一的《社会组织登记管理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慈善业界实践者、专家、学者等纷纷围绕该草案征求意见稿组织讨论、发表意见。一些专家指出,草案征求意见稿从宏观立法依据、指导思想、框架到具体制度建构、条文表述,都存在许多问题,建议有关部门充分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适当延长立法周期,不宜匆忙出台。
    关键词:
  • 2017年中国慈善法治发展观察报告(2016~2017)
    出版时间: 2018年06月
    《慈善法》在2017年继续施行,在迈向慈善法治的道路上大步向前。在这一年中,出台了一些相关法律法规与《慈善法》相互衔接,以确保法律体系的融贯性。同时,以民政部为代表的执法部门制定或正在制定大量的配套措施,以规章、规范性文件与其他政策文件的方式进行。此外慈善法实施也具有了更为立体的面向,各类执法、司法与地方立法形式均有出现。当然,慈善法治的建设并不容易,这一年也出现了一些问题,需要我们面对、反思,再前行。
    关键词:
  • 慈善法配套法规文件出台 推动中国慈善法治进程(2016~2017)
    出版时间: 2018年06月
    2017年,《企业所得税法》修订,《慈善信托管理办法》发布,慈善组织互联网公开募捐信息平台两项行业标准出台,《慈善组织信息公开办法》与《慈善组织保值增值投资活动管理暂行办法》的公开征求意见稿陆续出炉,表明《慈善法》配套法规从慈善税制改革、慈善信托、慈善募捐信息平台建设、慈善信息公开与慈善资产保值增值等方面进一步推动中国慈善法治进程和有序发展。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