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者列表 > 详情
朱伟
机构: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科研处
个人简介:

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科研处处长、城市系统工程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兼任中国应急管理学会理事、全国公共安全基础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全国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等职。主要研究领域为城市公共安全、风险评估等。入选北京市百千万人才工程、北京市应急管理领域学科带头人,获茅以升北京青年科技奖、北京市科学技术奖、公安部科技奖等省部级奖10余项。承担国家和省部级重大项目20余项,作为主要起草人完成国家和行业标准10余部。

  • 中国风险治理发展报告(2022~2023)
    张强 钟开斌 朱伟 主编 ; 张海波 马奔 詹承豫 副主编 出版时间: 2023年11月
    2022年,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多发频发,各类承灾体暴露度、集中度、脆弱性不断增加,灾害风险的系统性、复杂性持续加大。与此同时,新冠疫情全球肆虐、俄乌冲突等风险严重冲击了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由此,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全球性问题加剧,人类社会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我国发展也进入了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2022~2023年中国风险治理领域呈现以下五大发展趋势。一是气候变化带来的风险治理变化。为了积极有效地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风险治理挑战,除了加强国际合作等工作外,我国还开展了“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和“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两项重点专项工作。2022年两项重点专项工作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效。二是新冠疫情防控取得重大决定性胜利。2022~2023年,我国健康风险治理领域的重大事件,是我国因时因势优化调整新冠疫情防控政策措施并最终取得疫情防控的重大决定性胜利。2022年,我国新冠疫情多点散发。在全国上下共同努力下,2023年1月8日起,我国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从“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取得疫情防控重大决定性胜利。三是韧性建设带来的统筹性发展格局。近年来,韧性城市的重要性逐渐由学术研究层面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对理论和实践增加了更规范的政策指引和发展指导。回顾2022年,全面推进韧性城市建设,塑造了“韧性建设推动城市发展与风险管理的融合、统筹规划和资源配置,注重城市发展的整体格局、韧性建设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统筹性发展新格局。四是数智技术运用带来的风险治理变迁。以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和通信技术、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数智技术与经济社会加速融合,并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和战略资源,重塑政府治理和风险治理模式。数智技术在风险监测、应急响应和灾后恢复等场景的深度应用,有效地推动了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创新,我国风险治理出现重要变化。五是风险治理的国际国内双循环。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重大举措。2022~2023年,中国积极推动风险治理的国际交流合作,在风险治理国际交流合作中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合作模式,从国际高层对话、多边合作与交流和技术创新三个方面促进交流合作。当前,我国风险治理格局已逐步完善,队伍不断壮大,整体效能不断提高,但也存在管理体制改革不平衡、综合应急管理职能落实难度大、基层应急管理机构力量薄弱、领导干部尤其是基层领导干部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不足等问题。因此,面向未来,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会点,我们需要直面新形势、新风险和新挑战,需要在更高层面统筹发展与安全,有效应对各类极端风险挑战。
  • 风险登记:提升我国社区风险管理效率的有效途径
    出版时间: 2016年01月
    风险登记已日渐发展为风险管理的重要工具,贯穿于风险管理的各个环节并发挥一定的指导作用。本文在梳理总结了风险登记基本概念与主要内容的基础上,通过对国外较为成功的风险登记实践的比较研究,结合项目管理领域中风险登记的“工具”属性,建立我国社区风险登记工作的基本框架和内容,并以我国社区风险管理为例,设计了一个较为全面和实际的风险登记表。
    关键词:
  • 安全概念再认识:从间接到直接
    出版时间: 2017年01月
    生产能力和生活方式的发展变化促使公众对安全的认识在不断提升和全面化。我们有必要对安全概念进行再认识,使其与社会发展协调同步。通过梳理不同生产力发展阶段安全研究的需求,本文提出了安全概念的“三阶段论”:“否定之否定”的间接定义、基于风险的中间定义、面向韧性建设的直接定义,体现了安全研究随着需求的发展而经历的“事故预防-风险控制-韧性建设”发展过程。通过概念演进的分析,读者能够深入理解安全科学研究的系统建构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
  • 城市公共设施行业安全监管模式研究
    出版时间: 2013年03月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公共设施结构与相互影响更加复杂,传统的安全监管方式与手段已经不能满足行业安全监管的需要。本研究通过对城市公共设施安全监管的主客体辨析,指出安全监管的主客体;全面分析了与城市公共设施相关的国家、地方法律法规及标准规范,明确了各部门对城市公共设施安全监管的职责;提出了城市公共设施行业安全监管主体履责原则、手段、要求;基于PDCA戴明环理论,建立了城市公共设施PDCA动态安全监管履责模式,为城市公共设施安全监管责任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提供了科学的方法。
    关键词:
  • 首都功能核心区社区安全风险治理的对策研究
    出版时间: 2020年06月
    本文详细分析了社区安全风险治理与所处城市风险特征两者的逻辑关联。基于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阶段特征和现象,探求其成因及可能后果。有针对性地提出聚焦于首都功能核心区的科学合理的社区风险治理对策:科学引导,正视逆城市化发展,培育社区安全共同体意识;做好城市更新改造的顶层设计与政策保障;以合作共治防范化解社区安全风险;完善城市公共服务,构建社区治理共同体;挖掘区块链的科技支撑作用。
    关键词:
  • 2019~2020年北京市韧性安全社区建设现状与对策建议
    出版时间: 2021年07月
    社区是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前沿阵地,是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支撑。北京市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建设,为韧性安全社区建设提供了乘势而上的机遇。本文从韧性安全社区建设的视角,分析北京市社区韧性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与成因,从理念层面、机制层面、执行层面、保障层面、推动层面分别给出北京市韧性安全社区建设的路径。
    关键词:
  • 2021年北京市社区综合风险防范和韧性能力建设与发展
    出版时间: 2022年08月
    本文以北京市社区防灾减灾能力全面提升为导向,基于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的发展与现状,阐述了北京城市区域综合减灾社区的建设情况与取得成效。通过北京市风险事件调研与事故案例分析,凝练总结了典型风险事件特征,明确了与基层社会密切相关的危险因素与风险清单。同时,面向社区韧性能力提升,结合北京市典型事故特征及风险演化趋势,提出关于北京市社区韧性能力建设方面的思考与建议,以期从实践应用层面为北京市社区防灾减灾提供支撑。
    关键词:
  • 2021年中国社区风险治理发展报告
    出版时间: 2022年10月
    本文以我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和安全社区的建设实践为现实基础,在韧性的视角下,从组织结构与管理、物理空间、文化与环境、信息沟通方面分别对我国社区风险治理的现状展开分析。与国际社会比较发现,我国已经形成较为成熟的社区治理政策体系,理论研究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在社区风险治理实践上,我国已经形成党建引领的多元共治的组织结构,社区的物理、文化环境等方面得到了优化,信息沟通呈现智能化和多元化的趋势。与此同时,我国社区风险治理,还存在物理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应急准备工作需要综合建设、信息沟通工作制度有待完善、社会力量协同需要有序化等方面的挑战。本文建议,我国社区治理发展路径,可以从治理理念向韧性升级、发挥多元主体的作用、构建职责清晰的权责体系、以科技支撑助力治理现代化、以融资与援助并行解决资金问题等方面展开。
    关键词:
  • 北京市街道乡镇公共安全风险管理体系建设与发展研究
    出版时间: 2023年07月
    本文以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要求为指导,以北京市“安全社区”“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情况和13个街道乡镇实地调研为依据,力求摸清北京市街道乡镇公共安全风险管理状况,找准、破解痛点难点与短板弱项,为推进街道乡镇公共安全风险管理体系的建设发展提出对策建议,从而推动提升首都城市街道乡镇风险管理水平,探索走出一条具有首都特色的超大城市基层风险治理道路提供决策参考。
    关键词:
  • 2022~2023年中国风险治理发展概况
    出版时间: 2023年11月
    2022~2023年度,我国的风险治理取得了显著进展。在不断完善风险治理体制机制、规章制度的同时,我国发展了更先进的防减灾工具和策略、制定了更合理的新冠疫情防控政策,建立了更加规范透明的安全生产环境,使得我国在气候变化、公共卫生和安全生产领域的风险治理水平稳步提高。同时,数智技术和高精尖科技的运用与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相结合,进一步打破了风险治理中的横纵向信息壁垒,为风险治理提供了更强大的支撑。然而新兴风险和耦合风险的出现使得风险治理充满不确定性和复杂性,更加难以预测和规避,加之基层较薄弱的安全发展风险意识,为未来风险治理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因此,在更高层面上统筹安全和发展的同时,要以《“十四五”国家应急体系规划》和《“十四五”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等政策为指导,更加全面深入地进行基层调研和实践,以确保风险治理的基础牢固可靠,直面风险治理中的新形势、新风险和新挑战。
    关键词:
  • 2022~2023年中国社区风险治理发展报告
    出版时间: 2023年11月
    本文从韧性社区的理论出发,基于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的建设和2022年社区应对新冠疫情冲击的风险治理实践,从组织机构与管理、空间和设施、文化氛围、信息沟通四个方面展开分析,发现我国社区风险治理面临着社区对居民需求不明确、社区能力底数不清晰、社区物资准备托底不精准、信息共享与工作融合不充分等问题,建议在社区层面坚持党建引领,重视风险治理在智慧社区中的场景应用,着力提升应急状态下的社区动员能力,尤其是极端条件下的社区第一响应能力建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