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者列表 > 详情
唐志华
机构:中共北京市委社会工作委员会
个人简介:

男,高级政工师,中共北京市委社会工作委员会、北京市社会建设工作办公室政策法规处处长、北京市民政局社会建设综合协调处处长,一级调研员。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专业毕业;曾就职于中共北京市委统战部、北京市黄埔军校同学会;2008年进入北京市委社会工委、市社会办,从事社会建设、社会治理工作,主要研究涉及社会建设统筹协调机制、政府购买服务、基层社会治理、社会体制改革等;参与编写了《北京社会建设分析报告》《中国社会建设报告》等系列蓝皮书。

  • 2017年北京社会建设分析报告
    冯虹 宋贵伦 主编 ; 唐志华 唐军 执行主编 ; 李君甫 胡建国 副主编 出版时间: 2017年09月
    本书是北京工业大学“北京社会建设分析报告”课题组2016~2017年度的研究成果,分为七个部分,包括总报告、特稿、社会结构篇、公共服务篇、社会治理篇、地方社会建设篇和调查报告篇。报告充分利用了北京市政府和相关部门发布的统计数据和资料,结合课题组成员调研和观察,分析了2016年北京社会建设的主要成就和北京社会建设面临的挑战,对北京未来的社会建设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2016年是北京加快疏解非首都功能,加快北京副中心建设的重要一年。北京社会建设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首都特色的社会建设模式进一步成形,在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基层社会治理和社会结构优化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为北京疏解非首都功能,加快副中心建设,维护社会稳定、建设宜居城市、改善人民福祉做出了新的贡献。人口增长趋缓、外来人口减少,城乡差距缩小,就业结构优化;基本公共服务力度加大,教育、医疗、住房等基本公共服务得到加强,公共交通建设加速,共享交通蓬勃发展。北京的社会建设还存在一些挑战,还需要进一步推动公共服务均等化,完善社会治理体制机制,优化社会结构,社会建设的财政投入还需要大幅增加。北京的社会建设还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推进,第一,完善社会政策,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第二,加强社会治理主体培育,完善社会治理机制;第三,发展高端产业,调整社会结构。
  • 2021~2022年北京市“七有”“五性”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出版时间: 2022年08月
    本文研究探索“七有”“五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和成果转化,从政府评价、大数据评价角度,分别对应市区和街道两个层面,分类设置评价指标,一方面从城市格局、职能条线、基层治理单元方面推进全面认知,精准认知政府作为、市场行为、社会参与对于民生服务保障的影响程度,全面认知全市“五性”发展的均衡性;另一方面辅助城区、街道了解辖区内公共服务资源配置,认清自身短板、优势和群众需求,为提高民生保障质量提供实际的操作标准和政策建议。本文提出,为了更好地利用指标体系,需要进一步厘清各项公共服务政策的目标群体、服务标准、推进机制,特别是理顺政策措施的逻辑关系,增强政策体系的科学性。
    关键词:
  • 北京市回天地区“七有”“五性”监测评价机制研究
    出版时间: 2023年07月
    回天地区“七有”“五性”监测评价机制研究,主要针对六个重点问题,即监测体系如何体现回天地区特征问题,如何满足治理主体的实际需求,如何切实体现居民的主观感受,如何实现监测数据的可获得性、有效性、稳定性,如何保障监测结果评价标尺的合理性,如何有效调动多元治理力量的协作治理合力。通过深入调查、访谈研究和测算分析,形成了一套回天地区特色监测评价指标体系、一套数据采集与融合治理办法、一套指标分析评价方法、一套问题诊断与建议策略生成方法、一套治理模式案例库的全流程综合型监测评价机制,并就如何推动监测评价机制落地提出了相关工作建议。回天地区“七有”“五性”监测评价可以为回天地区提升发展行动计划、社区治理提升行动计划的实施,提供绩效评估和政策制定的工具抓手,也能为提高回天地区民生保障水平提供有效支持。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