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者列表 > 详情
罗娟
机构: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管理学院
个人简介:

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上海社会保障问题研究中心副主任。长期专注于养老保险、养老服务和医疗保险领域的研究,主持国家发改委重大项目、上海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上海市科委软科学重点项目和上海市决策咨询重点项目等省部级项目,研究成果获上海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研究成果二等奖、三等奖,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民政部民政政策理论研究成果二等奖、三等奖,以及上海市妇女儿童研究优秀成果奖等奖项。

  • 上海社会保障改革与发展报告(2024)
    吴忠 张健明 罗娟 王媛媛 史健勇 副主编 ; 汪泓 主编 出版时间: 2024年09月
    进入新时代,上海确立了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发展目标,在社会保障领域不断深化制度改革与创新,持续推动社会保障事业的高质量发展。近年来,上海抓住现代科技发展契机,运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不断推动社会保障智慧化进程,促进了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为深化社会保障改革提供了范例和积累了经验。《上海社会保障改革与发展报告(2024)》包括总报告、养老保障篇、医疗保障篇、社会保障智慧化篇4个部分的17篇报告。本书回溯了2023年以来上海社会保障改革与发展的实践进程,总结了上海养老保险、养老服务、医疗保险和医疗服务、全民健康和社会保障智慧化等社会保障重点领域的改革发展所取得的成就与经验。本书深入分析了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上海社会保障高质量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研判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上海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趋势。当前,上海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一方面,进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保障制度优势凸显,国家治理效能稳步提升,经济长期向好,发展韧性强劲,社会大局稳定,上海的社会保障制度全面深化改革获得了强大动力。另一方面,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极大地提升了社会保障资源整合效应,促进了社会保障的可及性和公平性,在更高水平上保障和改善了民生,为上海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基础。然而,上海发展所面临的国际环境依然复杂和严峻,经济社会发展依然存在一些制约因素。因此,上海要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争当全面深化改革的先行者和示范区,进一步全面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健全和完善上海的社会保障体系,推进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本书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上海进一步全面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推动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建议和实践方案。上海要进一步深化民生领域的改革,增进民生福祉,不断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探索超大城市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有效改革路径,持续优化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为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中上海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奠定坚实基础。
  • 上海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改革发展报告
    出版时间: 2024年09月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制度,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但当前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建设不能满足不同收入群体的需要,仍存在供求失衡状况。尤其是多层次、多支柱的养老保障体系,仍存在一支柱一支独大,二、三支柱发展有待完善的问题。本文研究上海市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的现状、挑战,以期构建基于不同收入水平的养老保险体系。针对现存问题,建议从调整三支柱结构、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推动企业年金与职业年金发展、优化个人养老金政策、强化基金投资运营及改进监管环境等方面入手,构建更加完善、均衡的养老保险体系,以提升养老保险制度的可持续性和覆盖面。
    关键词:
  • 个人养老金制度实施效果发展报告
    出版时间: 2024年09月
    个人养老金制度的实施标志着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第三支柱”进一步完善。我国从1991年提出“三支柱”的养老保险制度构想,直至2022年4月,国务院颁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历经30余年的发展。调研显示,公众对个人养老金制度规定的参保、缴费、投资和领取四个环节的制度设计认同度较高,制度设计整体水平较高。但是,个人养老金制度的税优政策对不同收入群体的激励不足,投资监管相对弱化,难以保障投保人的资金安全。进一步加强制度宣传,提高制度认知度,完善激励措施,增强制度吸引力,动态调整税优比例,增加税延产品吸引力,有助于推动个人养老金制度有效实施。
    关键词:
  • 上海养老服务资源优化配置研究
    出版时间: 2024年09月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人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的实现需要大量的养老资源,养老服务资源的优化配置就必须受到重视。但是当前养老服务体系满足老年人需求的能力仍不高,政府难以保证老年人的需求得到满足,养老服务资源的配置亟待统筹与优化,这不仅关乎个体的福祉,更影响我国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整体进展。本文通过对上海养老服务资源状况的调查,从人口分布角度,分析养老服务资源配置的公平性,为合理配置养老服务资源提供决策依据。运用基尼系数和泰尔指数指标计算,发现当前养老服务资源配置的公平性较好。养老服务资源在人口配置上城乡差距不大,达到了比较公平的状态;但在地域分配上城乡差距较大,医疗资源大部分集中在中心城区的养老机构。
    关键词:
  • 完善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体系研究
    出版时间: 2024年09月
    我国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体系的实施成效稳步增长,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在结构方面,健康服务资源配置存在不均衡的问题、资源利用不充分及投入不足的问题,但是整体而言,投入产出趋于稳定。本文基于以上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完善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体系,应当从全方位和全周期两个方面着手,为个体提供精准化和个性化的健康服务,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加快培育健康产业,加强健康人力资源建设,加大健康资金投入,发挥科技支撑作用,还需要整合资源、强化协作,以实现健康服务的全面覆盖和有效管理,以确保每个人都能享受到高质量的健康服务。
    关键词:
  • 上海灵活就业人员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参与机制研究
    出版时间: 2024年09月
    随着新业态的发展,灵活就业成为当前就业方式的新常态。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强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我国灵活就业人员已达到2亿人左右。就上海而言,灵活就业人员约290万人,占上海总人口的11.65%。上海于2023年5月1日起取消外省市户籍参保限制,为灵活就业人员参保提供了更好的政策保障。本文首先从参保人数、参保人员结构、医保基金收支等方面分析上海市医疗保险的实施现状。其次,对灵活就业人员职工医疗保险的参保政策、参保条件、缴费情况、待遇支付等方面做进一步介绍。在此基础上,分析其职工医保参与存在的瓶颈问题。最后,本文构建以“政府、企业、个人、社会”为“四主体”,以“保障机制、服务机制、激励机制、市场机制”为“四机制”的灵活就业人员职工医疗保险参与机制,并从优政策、增服务、构激励、创环境、强监管五个维度提出优化灵活就业人员职工医疗保险参与机制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