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上海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改革发展报告

作者:
汪泓 罗娟 张健明
出版日期:
2024年9月
报告页数:
18页
报告字数:
12007字
所属图书:
上海社会保障改革与发展报告(2024)
摘要: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制度,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但当前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建设不能满足不同收入群体的需要,仍存在供求失衡状况。尤其是多层次、多支柱的养老保障体系,仍存在一支柱一支独大,二、三支柱发展有待完善的问题。本文研究上海市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的现状、挑战,以期构建基于不同收入水平的养老保险体系。针对现存问题,建议从调整三支柱结构、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推动企业年金与职业年金发展、优化个人养老金政策、强化基金投资运营及改进监管环境等方面入手,构建更加完善、均衡的养老保险体系,以提升养老保险制度的可持续性和覆盖面。

关键词:

养老保险基本养老保险个人养老金

作者简介:

汪泓: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院长、中欧社会保障与养老金融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席,上海交通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学术委员会委员。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教授,上海交通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大学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高等学校工商管理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任上海社会保障问题研究中心主任、上海国际邮轮经济研究中心主任。享受国务院颁发特殊津贴专家, 上海市第九、十、十一届人大代表。曾任上海市宝山区委书记、区长,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校长,上海市总工会副主席,长期担任教育部高等学校工商管理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曾任教育部高等学校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管理科学学会会长等职。先后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国家软科学重大项目等10余项,以及各类省部级课题50余项。获得上海市政府决策咨询研究成果一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与二等奖、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上海市邓小平理论研究和宣传优秀成果奖、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内部探讨优秀成果奖、上海市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等各类省部级奖项30余项。先后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和上海市教学成果特等奖、一等奖等2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和专著100余篇(部)。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资助学者,上海市领军人才,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曙光学者和曙光跟踪学者。清华五道口养老金融50人论坛核心成员。

罗娟: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上海社会保障问题研究中心副主任。长期专注于养老保险、养老服务和医疗保险领域的研究,主持国家发改委重大项目、上海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上海市科委软科学重点项目和上海市决策咨询重点项目等省部级项目,研究成果获上海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研究成果二等奖、三等奖,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民政部民政政策理论研究成果二等奖、三等奖,以及上海市妇女儿童研究优秀成果奖等奖项。

张健明: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管理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上海社会保障问题研究中心副主任,清华五道口养老金融50人论坛核心成员。研究领域:社会保障、公共政策、城市治理等。先后主持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1项,参与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1项,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2项,主持省部级科研项目30余项。先后获得上海科技进步奖、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上海市教育科研优秀成果奖、上海市教学成果奖等10余项。发表科研论文和论著50余篇(部)。

文章目录
上海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发展现状
  • (一)上海市基本养老保险体系现状
  • (二)上海市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发展现状
  • (三)上海个人养老金制度积极推进中
  • (四)商业养老保险上升空间较大
  • (五)上海市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益率逐年上升
  • (六)数字化再保险登记结算平台服务升级
上海构建和完善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面临的挑战
  • (一)养老保险结构比例失调
  • (二)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发展有待加强
  • (三)个人养老金政策吸引力缺乏,制度层面仍需改进
  • (四)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渠道多样性欠缺,抗风险能力需增强
  • (五)养老保险监管存在隐患,制度健全程度有待提升
构建和完善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的对策建议
  • (一)调整养老保险三支柱结构
  • (二)推动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完善
  • (三)多渠道推动企业年金与职业年金发展
  • (四)完善个人养老金优化路径,增强吸引力
  • (五)强化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运营,实现保值增值目标
  • (六)改进养老保险监管环境,形成完整监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