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深圳社区建设十年回顾与前瞻

作者:
谢志岿 倪晓锋 寇建岭 孙泽建
出版日期:
2014年7月
报告页数:
15页
报告字数:
12535字
所属图书:
深圳社会建设与发展报告(2014)
摘要:

2005年以来,深圳市对社区建设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重要成绩,体现在多元治理结构基本形成、行政与自治相分离的社区管理体制初步形成、社区管理队伍建设得到加强、社区建设投入稳步提升、社区管理和服务进一步加强等方面。但是,深圳社区建设还存在诸多问题,如社区设置不尽合理、行政权挤压自治空间、基层管理层级过多、社会参与不高等。下一步,深圳应重点在优化行政区划设置、理顺社区管理体制、树立全面的社区建设观、健全社区建设投入体制、发挥居委会在引导居民自治中的主体作用、提高社区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完善多元参与的公共治理机制等方面进一步深化改革。

关键词:

社区建设改革深圳体制

作者简介:

谢志岿:深圳市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城市化和城市治理。香港中文大学政治学博士,深圳市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广东省“十四五”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分别在商务印书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专著3部,主编或参与编写著作数部,在各类报刊发表论文(研究报告)70余篇,其中CSSCI期刊论文约30篇。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等转载近20篇。主持或参与国家和省市级重大研究课题数十项。论著多次获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和深圳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倪晓锋:博士,深圳市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所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城市治理、人口发展等。

寇建岭:北京大学社会学系

孙泽建:北京大学社会学系

文章目录
深圳社区体制的演变及现状
  • (一)深圳社区管理体制的演进
  • (二)深圳社区概况及类型
深圳社区建设和社区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社区设置不尽合理,区域间差异较大
  • (二)社区设施和功能不完善
  • (三)行政权挤压自治空间,行政化色彩浓厚
  • (四)社区管理层级繁多,管理体制不顺
  • (五)社会参与度不高,基层自治孱弱
  • (六)社区建设投入不足和投入体制不合理
深圳市社区体制的改革方向
  • (一)调整优化行政区划设置
  • (二)理顺社区管理体制
  • (三)发挥居委会在引导居民自治中的主体作用
  • (四)树立全面的社区建设观
  • (五)健全社区建设投入体制
  • (六)提高社区公共服务供给能力
  • (七)完善多元参与的公共治理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