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农村低保政策的基层实践逻辑——以武陵山区某村为例

作者:
梁晨
出版日期:
2014年7月
报告页数:
11页
报告字数:
8644字
所属图书:
社会建设与扶贫开发新模式的探求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通过一个村庄的案例探讨农村低保政策在基层的实践过程,及政策在传递中变通行为的逻辑。研究发现,农村低保政策在村庄实践的过程中受许多因素的影响,产生了与政策意图不相符的变通。变通的原因包括村庄内在因素和外在行政因素,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上级政府下达的行政任务,乡镇政府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变通的结果导致干部与村民、政府与社会的摩擦和冲突,也诠释了行政力量的强大影响和“行政社会”的逻辑。

关键词:

农村低保政策传递变通行政社会

作者简介:

梁晨:云南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东南亚研究所讲师、云南大学周边外交研究中心研究人员。

文章目录
农村低保研究的不同视角
  • (一)关于农村低保政策研究
  • (二)低保政策传递的相关研究
案例分析 农村低保的变通及其背后逻辑
  • (一)村庄低保标准的变通 从“经济困难”到“治理”“特殊福利”和“鼓励发展”
  • (二)变通的后果及原因 不公平感带来的村庄矛盾及村干部的苦衷
  • (三)乡镇的角色 从合谋到指派
  • (四)变通背后 行政的强势逻辑
讨论
  • (一)农村低保政策的传递
  • (二)关于行政力量
  • (三)关于扶贫开发与社会建设 对发展主义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