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我国新职业群体职业培训发展报告

作者:
黄湘闽
出版日期:
2022年10月
报告页数:
15页
报告字数:
12116字
所属图书:
中国青年发展报告No.6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本报告阐述了新职业与数字经济密切相关、与新就业形态相互交织、短期内人才缺口巨大、青年群体是就业主力军四个方面的就业新特点,发现不断完善的职业培训制度、持续创新的职业培训模式、针对性新职业培训政策极大促进了新职业培训的发展,分析了新职业培训发展中存在培训公共服务能力建设不足、职业院校资源有限和体制机制障碍、企业主体作用未能发挥、新就业形态技能培训还不成熟等主要问题,提出要进一步完善职业培训政策和公共服务、要深化职业院校改革以适应新职业培训发展需要、鼓励企业在职业培训中进一步发挥主体作用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

职业培训新职业群体培训主体

作者简介:

黄湘闽: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人力资源研究室副研究员,经济学博士;主要研究领域为就业、人力资源、区域人才。近年来,主持司局级课题5项,参与国家部委及地方政府委托课题近30项,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化解产能过剩矛盾中职工就业和安置政策研究”主要成员,连续5年跟踪研究相关问题,发表相关论文、报告10余篇,多篇报告获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领导批示。

文章目录
我国新职业就业的新特点
  • (一)新职业与数字经济发展密切相关
  • (二)新职业与新就业形态相互交织
  • (三)新职业短期内供需矛盾比较突出
  • (四)青年群体是新职业的主力军
新职业群体的职业培训现状
  • (一)职业培训制度的基础日益坚实
  • (二)持续创新的职业培训模式
  • (三)积极出台一系列针对新职业培训的政策措施
新职业培训中的主要问题
  • (一)政府的新职业培训公共服务能力有待提高
  • (二)职业院校全面开展新职业培训还存在诸多难点
  • (三)企业在新职业培训中的主体作用尚未充分发挥
  • (四)新就业形态的技能提升培训模式还不成熟
促进新职业培训发展的政策建议
  • (一)进一步完善职业培训政策和公共服务
  • (二)深化职业院校改革,以适应新职业培训发展需要
  • (三)鼓励企业在职业培训中进一步发挥主体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