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超大城市共同富裕水平研究报告

作者:
李升 王升鸿 李晓壮 刘欣
出版日期:
2022年11月
报告页数:
24页
报告字数:
20645字
所属图书:
2022年北京社会建设分析报告
摘要:

共同富裕既要“发展”,更要“共享”,建设共同富裕社会,不仅包含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维度,更包含社会现代化建设的维度。本报告在理解共同富裕内涵的基础上,从经济与社会两个维度,构建超大城市共同富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对现存统计数据的分析,探讨了超大城市的共同富裕水平。研究指出,超大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高于全国水平,尤其是社会建设水平高于全国水平,在经济与社会两大维度表现出面向共同富裕的高质量发展特征。研究还发现,超大城市之间存在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差异,首都北京处于面向共同富裕发展的领先位置。为持续推进实现共同富裕,一方面要继续发挥超大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优势,通过标杆引领作用带动其他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持续缩小地区发展差异的同时实现发展成果共享;另一方面,在持续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同时,更要注重面向社会现代化的社会建设投入,通过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推动实现作为主体的人民全面发展。

关键词:

社会建设地区差异共同富裕超大城市

作者简介:

李升:北京工业大学文法学部社会学系教授、北京社会管理研究基地研究人员。

王升鸿:北京工业大学文法学部研究生。

李晓壮:博士,研究员,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北京市社会学会副秘书长、常务理事,陆学艺社会学发展基金会理事。主要研究领域:社会结构、社区研究、流动人口。主要著作:《迈向均衡型社会——2020北京社会结构趋势研究》(专著)、《地方政府社会建设绩效评估:基于成都市的实例考察》(专著)、《延庆调查——县域社会建设考察报告》(合著)。主持课题:“阶层分化背景下的城市社区治理现代化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首都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研究”(北京社科基金项目)、“北京共同富裕路径研究”(智库重大课题)等20多项。主要论文:《城市治理体系初探——基于北京S区城市管理模式的考察》《城市社区治理体制改革创新研究——基于北京市中关村街道东升园社区的调查》《社区治理现代化的中国逻辑及实现路径研究》等50多篇,荣获第十七届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北京市第十四届优秀调研成果优秀奖、第十五届二等奖,第二届费孝通田野调查优秀奖,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刘欣:博士,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助理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扶贫研究院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为农村减贫与发展、社会政策、农村社会学、乡村振兴、社会发展与社会政策等。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出版专著1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1项、中国博士后资助项目1项,参与中宣部“马工程”、国家社科基金等重大重点课题多项。

文章目录
·引言
·共同富裕水平的指标维度与分析方法
超大城市共同富裕水平的截面数据分析
  • (一)超大城市经济富裕水平较高,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 (二)超大城市社会建设水平较高,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超大城市共同富裕水平的历时数据分析
  • 1.超大城市的人口占比持续提升,人口聚集效应依然明显
  • 2.超大城市的经济总量持续增长,为全国经济发展持续贡献力量
  • 3.超大城市的人均GDP持续提高,增长速度稍慢于全国平均水平
  • 4.超大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逐年提高,增长速度慢于全国平均水平
  • 5.超大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逐年提高,增长速度慢于全国平均水平
  • 6.超大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构成发生变化,财产净收入占比变化明显
  • 7.超大城市居民的消费构成变化较大,居住消费占比上升明显
  • 8.超大城市的教育发展水平高,人均教育经费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 9.超大城市的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逐年增加,且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 10.超大城市医疗卫生水平相对较高,人均医疗资源高于全国水平
  • 11.超大城市的文化发展水平相对较高,人均文化资源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超大城市共同富裕水平的比较分析
  • (一)经济社会主要指标的比较分析
  • (二)超大城市共同富裕指数比较分析
结论与启示
  • (一)研究结论
  • (二)政策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