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北京市医务社会工作的发展状况研究

作者:
魏亚萍 刘晓倩
出版日期:
2022年11月
报告页数:
14页
报告字数:
11951字
所属图书:
2022年北京社会建设分析报告
摘要:

医务社会工作是指在卫生健康领域,社会工作者运用社会工作价值理念与专业方法,帮助患者及家属预防、缓解和解决因疾病所导致的情绪、心理和社会问题,提升医疗效果,促进公众健康的职业活动。本研究以北京市医务社会工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常态化疫情防控制度环境下北京市医务社会工作发展的特点,分析社会工作者融入医疗机构、医务社工均衡发展和稳定持久发展面临的挑战,有针对性地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医务社会工作新制度主义理论疫情防控常态化

作者简介:

魏亚萍:北京工业大学文法学部社会工作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刘晓倩:北京工业大学文法学部社会工作系硕士研究生。

文章目录
·研究背景
研究设计
  • (一)研究方法
  • (二)组织趋同理论
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北京市医务社会工作发展的特点
  • (一)医疗机构中医务社会工作岗位设置和人员配置趋同
  • (二)疫情防控制度背景下医务社会工作服务场域和规模趋同
  • (三)资源链接服务成为医疗机构社会工作服务的主要内容
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北京市医务社会工作发展挑战
  • (一)对社会工作者融入医疗机构的挑战
  • (二)医务社会工作均衡发展的挑战
  • (三)医务社会工作稳定持久发展的挑战
政策建议
  • (一)医务社会工作服务“嵌入”分级诊疗体系,促进针对性服务发展
  • (二)推进医疗机构医务社会工作资源链接服务的专业化探索
  • (三)创新发展线上远程医务社会工作专业服务的内容与技巧
  • (四)医务社会工作三方主体共同参与推进人才培育专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