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午睡模式对日间功能、夜晚睡眠质量以及节律稳定性的影响

作者:
马宁 曹艺轩
出版日期:
2024年3月
报告页数:
27页
报告字数:
22545字
所属图书:
中国睡眠研究报告2024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工作压力的日益增大,午睡作为一种有效缓解困倦和疲劳的方式,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本研究探讨了午睡模式在日间功能、夜晚睡眠质量以及节律稳定性方面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各地区有午睡习惯的被调查者占比均在60%以上;南方地区(华南、西南)有午睡习惯的被调查者所占比例较高,其中多数被调查者在13:00~14:00开始午睡,而北方地区的被调查者午睡的起始时间点则相对较早。保持稳定的午睡习惯有助于改善日间功能和保证夜晚睡眠质量,但随着午睡时长的增加,夜晚睡眠质量自评总分有显著的下降趋势;当午睡的起始时间点与地区的工作时间安排相协调时,个体在下午的主观感受更佳。午睡时长的过度增加对节律稳定性存在负面影响;华南地区有午睡习惯的被调查者的节律稳定性与没有午睡习惯的被调查者相比较差。本研究不仅为个体在日常生活中寻求工作效率和合理休息的平衡提供了建议,也为社会理解和加强对午睡的重视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

午睡日间功能夜晚睡眠质量节律稳定性

作者简介:

马宁: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

曹艺轩: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硕士研究生

文章目录
·引言
研究方法
  • (一)数据来源
  • (二)研究变量与数据统计
研究结果
  • (一)午睡模式的总体现状分析
  • (二)各地区午睡模式的现状分析
  • (三)差异性分析
  • (四)回归分析结果
结论与讨论
  • (一)午睡行为在被调查者中较为常见,但工作日的午睡条件有待改善
  • (二)各地区的被调查者在每周平均午睡次数和每天平均午睡时长上较为相似,而午睡的起始时间点在地区间存在较大差异
  • (三)稳定的午睡习惯有助于改善日间功能和保证夜晚睡眠质量;随着午睡时长的增加,夜晚睡眠质量自评总分呈下降趋势
  • (四)当午睡的起始时间点与地区的工作时间安排相协调时,个体在下午的主观感受更佳
  • (五)每天平均午睡时长的过度增加对节律稳定性存在负面影响;华南地区有午睡习惯的被调查者的节律稳定性与没有午睡习惯的人相比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