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杭州社区“共享法庭”改革研究

作者:
朱海龙 陈洋洋 丁小洋
出版日期:
2024年7月
报告页数:
24页
报告字数:
20003字
所属图书:
中国社区发展报告(2023~2024)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社区“共享法庭”是打通基层司法服务“最后一公里”的产物,亦是基层社会治理的一项重大机制创新,承担着网上立案、调解指导、在线诉讼、普法宣传、基层治理这五项主要功能。杭州市社区“共享法庭”在提供一站式解纷服务、组建多元化解纷队伍、探索市场化解纷模式、以数智赋能提升服务质效方面获得一定进展;同时,其推广建设还存在解纷服务定位尚未明晰、队伍建设有待完善、市场化解纷模式亟待规范、数智赋能方式亟须优化等问题。应从建设专业高效的解纷队伍、建立分级分层的解纷大体系、构建多方联动的解纷机制、打造多跨协同的数字应用平台及完善社区“共享法庭”保障机制等方面促进杭州社区“共享法庭”发展。

关键词:

社区治理杭州市数字法治共享法庭

作者简介:

朱海龙:上海大学社会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后,现为杭州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学会网络社会学专业委员会理事、社会政策研究专业委员会理事,湖南省工人运动研究会副会长,湖南省民政厅特聘专家,湖南省法学会程序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社会政策学会理事长,美国加州州立大学圣贝纳迪诺分校公共管理学院特约研究员;2014—2015年在美国加州州立大学做访问学者;研究方向为法律社会学、政治社会学、网络社会(智慧社会)、社会政策、劳动与社会保障等;先后主持或参与国家级、省部级等课题20多个,在国内外知名刊物上发表论文50多篇,论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红旗》《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等转摘近30篇次。

陈洋洋:浙江省杭州市改革研究与促进中心经济师,研究方向为社会治理、政府绩效评估。

丁小洋:杭州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智慧治理。

文章目录
·杭州社区“共享法庭”的发展背景
杭州市社区“共享法庭”的发展成效
  • (一)提供一站式解纷服务
  • (二)组建多元化解纷队伍
  • (三)探索市场化解纷新模式
  • (四)数智赋能提升服务质效
杭州市社区“共享法庭”运行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社区“共享法庭”的解纷服务定位尚未明晰
  • (二)社区“共享法庭”的队伍建设还有待完善
  • (三)社区“共享法庭”的市场化解纷模式亟待规范
  • (四)社区“共享法庭”的数智赋能方式亟须优化
杭州市社区“共享法庭”运行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社区“共享法庭”解纷模式有待进一步明确
  • (二)社区“共享法庭”制度建设亟须规范化
  • (三)社区“共享法庭”解纷模式亟须迭代更新
  • (四)社区“共享法庭”保障体系有待进一步优化
关于推进社区“共享法庭”改革的相关思考
  • (一)建设双轨并行、专业高效的解纷队伍
  • (二)建立分级分层的解纷大体系
  • (三)构建多方联动的解纷机制
  • (四)打造多跨协同的数字应用平台
  • (五)完善社区“共享法庭”保障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