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未成年人的互联网自我效能感

作者:
陈玉真 沈杰
出版日期:
2024年9月
报告页数:
16页
报告字数:
12132字
所属图书:
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报告(2024)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本文基于2020~2024年完成的三次“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状况调查”的数据,研究了未成年人的互联网自我效能感呈现情况。分析发现,未成年人的互联网自我效能感呈上升趋势,但整体水平较低,且确信程度下降;未成年人的互联网自我效能感存在性别、年龄差异,城乡差距有所缩小;未成年人的互联网知识性自我效能感和技能性自我效能感均有待提升。为提升未成年人的互联网自我效能感,建议:鼓励未成年人参与网络技能实践,积累经验性成果;重视朋辈示范作用;关注未成年人网络使用中的心理状态,营造健康上网环境。

关键词:

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自我效能感

作者简介:

陈玉真: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社会与民族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心理、青年世代、青年发展、青年社会心理。

沈杰: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社会与民族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发表独著论文69篇,独立和合作著译12部,主编和合作研究报告23部。发表的著述成果中,13项获国家级学会或省部级奖,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转载58篇文章。近年主要著述有:《青年对社会变迁的反应:中国现代化进程中青年社会心理的变迁》(独著)、《中国改革开放以来青年发展状况研究》(主编)、《青年世界的社会学洞见》(独著)。主要研究方向为青年发展、青年社会心理。

文章目录
未成年人互联网自我效能感的基本情况
  • (一)未成年人的互联网自我效能感呈上升趋势
  • (二)未成年人的互联网自我效能感存在群体性差异
  • (三)未成年人互联网自我效能感的城乡差距有所缩小
未成年人互联网自我效能感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未成年人互联网自我效能感的确信程度降低
  • (二)未成年人的互联网内容创作效能感有待提高
  • (三)未成年人的互联网信息检索自我效能感不足
  • (四)未成年人的互联网知识性自我效能感仍需提升
增强未成年人互联网自我效能感的建议
  • (一)鼓励未成年人参与网络技能实践,积累经验性成果
  • (二)重视朋辈示范作用,以替代性经验促进自我效能感形成
  • (三)关注未成年人网络使用中的心理状态,营造健康上网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