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弱有所扶研究报告

作者:
卞红卫 范浩
出版日期:
2025年4月
报告页数:
20页
报告字数:
18205字
所属图书:
中国城市基本公共服务研究报告(2024)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弱有所扶是民生保障的重要内容和关键议题,关乎弱势群体的幸福冷暖,关乎社会公平正义,是治国安邦的大问题,更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高质量发展的题中之义。本报告系统梳理了我国弱有所扶的概念、标准体系、发展现状,选取北京市、上海市、武汉市、郑州市、西安市、成都市等东部、中部、西部地区6座城市为典型样本,运用数据分析法系统分析弱有所扶的基本特征,从中得出目前我国弱有所扶存在区域、城乡差异大,救助方式和主体相对单一,服务统筹合力有待提升,救助对象识别水平仍需提升,老龄化加大老年群体救助压力等短板弱项,并针对性提出持续深化社会保障体系改革,健全社会救助法治体系,完善社会救助体制机制,拓展社会救助服务内涵,构建多元帮扶格局,强化弱有所扶区域协调发展等对策建议,以期推动弱有所扶保障体系建设更加健全完善,切实做到弱有所扶、困有所助、难有所帮,以更好发挥其“稳定器”“安全网”作用。

关键词:

社会公平社会保障社会救助弱有所扶

作者简介:

卞红卫:新疆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范浩:新疆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院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边疆治理。

文章目录
引言
  • (一)弱有所扶概念的提出及意义
  • (二)弱有所扶服务的主要内容
  • (三)弱有所扶主要量化指标
  • (四)弱有所扶发展概况
典型城市弱有所扶服务发展的总体概要
  • (一)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和特困人员保障情况
  • (二)最低工资标准和失业保险金情况
  • (三)社会救助情况
弱有所扶服务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 (一)弱有所扶区域、城乡差异较为突出
  • (二)社会救助方式和主体相对单一
  • (三)弱有所扶民生服务统筹合力有待提升
  • (四)救助对象精准识别水平有待提升
  • (五)人口老龄化加大老年群体的救助压力
政策建议
  • (一)持续深化社会保障体系改革
  • (二)健全社会救助法治体系
  • (三)健全社会救助体制机制
  • (四)拓展社会救助服务内涵
  • (五)构建多元帮扶格局
  • (六)强化弱有所扶区域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