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搜索
登录
注册
主导航
学科分类库
主题资源库
索引目录
系列丛书
学术共同体
学科分类
社会学
地方发展
农村社会学
发展社会学
性别社会学
社会治理
社会分层与流动
社会学理论
婚姻家庭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青年社会学
劳工社会学
老年社会学
环境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结构
移民社会学
社会政策
人类学与民族学
社会工作
人口学
社会心理学
主题研究
社会学方法论
社区治理与社区营造
社会学经典理论
老龄化研究
社会工作案例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风险灾害研究
社会心态研究
性别研究
首页
>
文章详情
人口迁移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挑战
作者:
余漫
出版日期:
2015年7月
报告页数:
21页
报告字数:
11562字
所属图书:
贫困地区农村基础教育资源配置公平性研究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07.37-57
余漫
摘要:
面对新的挑战,政府也在不断尝试采用新的政策制度,消除人口流动障碍,并试图放宽流动人口子女在城镇接受基础教育的限制。例如上文提到的取消进城务工子女的借读费及个别城市针对进城务工子女就学所采取的教育券等补贴措施,以及逐步扩大“两免一补”覆盖范围等政策,都表明地方政府正在从制度支持的角度,促进人口的自由流动,消除“城乡分割”状态。根据第二章的理论观点,地方政府在实际执行相关政策时,很有可能从自身的利益角度出发,忽视弱势群体的公平。
关键词:
人口迁移
财政投入
农村基础教育
作者简介:
余漫:
女,任职于中国国际扶贫中心研究处,研究员,北京大学博士后。研究领域为减贫以及相关教育、培训、交流和国际合作。著作有《贫困地区农村基础教育资源配置公平性研究》等。
相关报告
河南省基本公共服务满意度与影响因素分析
中国农村教育投入体制嬗变与展望
河南省18个地市公共服务质量调查
上海养老保险基金运行管理发展报告
第八篇 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财政保障
农村人居环境治理体系和能力研究——以成都市为例
闯关东,走西口——北方人口迁移概观
动荡的过渡时期——民国时期人口
新中国成立前夕:松散的地缘共同体
就近城镇化:地缘圈重构的机制与特点
文章目录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义务教育投入政策的演变
下放事权,分级管理(1980~1993年)
财权上收,筹资多元化(1994~2000年)
以县为主(2001年至今)
促进城乡一体化的基础教育政策进展
小结
第二节 中国的城镇化与人口迁移
基础教育阶段学生数量变化基本情况 农村地区和城镇地区
城镇化背景下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变化特征
·
第三节 本章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