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搜索
登录
注册
主导航
学科分类库
主题资源库
索引目录
系列丛书
学术共同体
学科分类
社会学
地方发展
农村社会学
发展社会学
性别社会学
社会治理
社会分层与流动
社会学理论
婚姻家庭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青年社会学
劳工社会学
老年社会学
环境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结构
移民社会学
社会政策
人类学与民族学
社会工作
人口学
社会心理学
主题研究
社会学方法论
社区治理与社区营造
社会学经典理论
老龄化研究
社会工作案例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风险灾害研究
社会心态研究
性别研究
首页
>
文章详情
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作者:
闫世辉
出版日期:
2005年12月
报告页数:
15页
报告字数:
13939字
所属图书:
2006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12.191-205
陆学艺
黄平
汝信
李培林
摘要:
本文首先阐述了2005 年: 在保护资源环境中求发展:环境执法力度进一步加大, 环境与发展呈现良性互动局面;全社会环境意识明显提高, 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能力进一步增强;从改革政策管理入手, 推动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等。其次2005 年: 环境与发展中的缺失: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加剧资源环境紧张局面;发展不当导致生态恶化趋势不能有效控制;中国对外贸易中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等。然后介绍了2006 年: 面向 “ 十一五” 的环境与发展:进一步强化环境法制建设, 减少违法造成的环境问题;强制淘汰污染企业, 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完善环境经济政策, 促进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等。
关键词:
中国
对外贸易
环境保护
资源节约
2005~2006
粗放型经济
作者简介:
闫世辉:
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研究员。
相关报告
中国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2005~2006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总报告
领导干部对2005~2006年中国社会形势的基本看法
就业形势:关注农民工的就业问题
2005~2006年:中国收入分配问题与展望
美丽中国与资源节约
狠抓资源节约循环利用 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
资源节约靠市场 环境友好靠政府
构建“三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
经济全球化、劳资关系与社会福利支出——基于长江三角洲地区各市2000~2014年面板数据的分析
对外贸易与近代云南城乡市场的变化
文章目录
2005年 在保护资源环境中求发展
(一)环境执法力度进一步加大,环境与发展呈现良性互动局面
(二)全社会环境意识明显提高,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能力进一步增强
(三)从改革政策管理入手,推动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
(四)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已经从理论走向实践
2005年 环境与发展中的缺失
(一)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加剧资源环境紧张局面
(二)发展不当导致生态恶化趋势不能有效控制
(三)中国对外贸易中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四)环境问题引起社会冲突,影响社会稳定
(五)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意识薄弱,政策管理缺失
2006年 面向“十一五”的环境与发展
(一)进一步强化环境法制建设,减少违法造成的环境问题
(二)强制淘汰污染企业,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三)完善环境经济政策,促进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
(四)统筹区域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