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就业形势:关注农民工的就业问题

作者:
莫荣 刘军 陈兰
出版日期:
2005年12月
报告页数:
15页
报告字数:
12260字
所属图书:
2006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本文首先分析了2005年就业形势:2005 年前三季度完成全年就业和再就业工作任务的90%和78%;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向失业保险制度的并轨工作得到推进;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活跃,求人倍率进一步提高等。其次阐述了农民工的就业状况:农民工流动就业的数量达到1.2亿人,跨省流动就业的农民工约为6000万人;农民工以青壮年劳动力为主,男性居多;文化素质和接受技能培训的比例虽有所提高,但整体仍显偏低等。接着介绍了农民工的就业环境:农民工的就业环境正在得到改善;今后一个时期,改善农民工流动就业的三个重点问题,包括农民工的就业环境仍需进一步改善、农民工的工资待遇和权益维护与其实现稳定就业的需求之间存在较大差距、城市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对技能人才的迫切需求与农民工技能素质偏低的矛盾越来越突出。最后分析了2006年的就业政策环境。
关键词:

中国农民工环境2005~2006

作者简介:

莫荣: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院长、研究员,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委员,兼任中国就业促进会副会长、《中国劳动》主编。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先后毕业于清华大学、北京经济学院,曾在英国牛津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等做访问学者。自1988年开始研究劳动就业、职业培训、人力资源管理、民生保障等理论和政策问题,参与新时期就业方针等重大理论与政策问题研究,参与撰写发布我国第一部就业白皮书,完成课题200余项,发表论文350余篇,出版著作20余部,主持完成10多家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发展规划。

刘军: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副院长,二级研究员,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获法学博士学位。长期从事劳动保障政策科研工作,主要研究领域为人口与劳动经济、劳动就业与职业培训、劳动关系与收入分配、性别平等与女性发展等。主持或参与多项劳动保障领域重要课题(项目)研究工作,一些研究成果直接转化为政策,发挥政策决策支持作用。2009年被中国就业促进会授予“中国就业改革发展30年作出重要贡献的就业工作者”荣誉称号。2020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陈兰:医学硕士,艾力彼医院管理研究中心。

文章目录
2005年就业形势分析
  • (一)2005年前三季度完成全年就业和再就业工作任务的90%和78%
  • (二)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向失业保险制度的并轨工作得到推进
  • (三)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活跃,求人倍率进一步提高
  • (四)2005年促进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的主要措施
农民工的就业状况
  • (一)农民工流动就业的数量达到1.2亿人,跨省流动就业的农民工约为6000万人
  • (二)农民工以青壮年劳动力为主,男性居多
  • (三)文化素质和接受技能培训的比例虽有所提高,但整体仍显偏低
  • (四)主要为自发外出或亲友介绍方式,有组织外出逐年增加
  • (五)中西部地区为主要输出地,东部地区为主要输入地,半数农民工跨省流动
  • (六)农民工就业以从事制造业和建筑业为主,并已成为从业人员主体,服务行业逐渐成为吸纳农民工的重要渠道
  • (七)务工收入呈上升趋势,并成为农村家庭增收的重要来源
农民工的就业环境
  • (一)农民工的就业环境正在得到改善
  • (二)今后一个时期,改善农民工流动就业的三个重点问题
2006年的就业政策环境
  • 1.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再就业政策,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
  • 2.促进城乡统筹就业,改进就业服务,强化职业培训
  • 3.开展失业调控,加强就业管理
  • 4.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 5.继续加强组织领导,动员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就业再就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