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罗湖区深化社区体制改革推进社区治理体系法治化的探索

作者:
深圳市罗湖区课题组
出版日期:
2015年6月
报告页数:
11页
报告字数:
7990字
所属图书:
深圳社会建设与发展报告(2015)
摘要:

深圳推行“居站分设”社区治理体制以来,落实社区各项管理服务工作起到了明显的作用和成效,但运作10年后,这种体制的一些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社区工作站不堪重负、社区居委会自治功能严重弱化、社区各类组织责权利不统一、社区服务成效较低、社区社会组织成长受制。针对这种状况,罗湖区通过采取“定职责、定岗位、定人员、定保障”的四大步骤。首先是理清社区各类组织职能定位和权责边界,其次是核定社区岗位,再次是调整社区工作队伍,最后是优化完善社区投入机制,深入开展社区体制改革,取得初步成效。成功为社区工作“瘦身减负”,社区治理更规范;实现“归位赋权”,推动“三社”联动增能;结合“织网工程”推进,社区实现减员增效;社区工作岗位分工明确,工作人员工资待遇提高;压缩审批流程,社区服务进一步便民化。

关键词:

社区社区治理法治化罗湖

作者简介:

深圳市罗湖区课题组:

文章目录
罗湖区社区体制改革的背景和目标
  • (一)罗湖区社区体制改革的背景
  • (二)罗湖区社区体制改革的目标与思路
罗湖区社区体制改革的具体举措
  • (一)明确治理主体,推进社区治理多元化
  • (二)厘清工作职责,推动社区工作规范化
  • (三)核定岗位人员,推进社区架构精简化
  • (四)改革工资待遇,推进人员薪酬绩效化
  • (五)加强党的领导,推进社区党建区域化
  • (六)扩大基层民主,推进社区居民自治常态化
  • (七)加强多元共治,推进社区治理协同化
  • (八)完善服务体系,推进社区服务便民化
  • (九)深化“织网工程”,推进社区治理信息化
  • (十)双向考核评议,推进社区工作公开化
罗湖区社区体制改革初显成效
  • (一)切实为社区工作“瘦身减负”,社区治理更规范
  • (二)实现“归位赋权”,推动“三社”联动增能
  • (三)结合“织网工程”推进,社区实现减员增效
  • (四)社区工作岗位分工明确,工作人员工资待遇提高
  • (五)压缩审批流程,社区服务进一步便民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