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文化传承的媒介——牛

作者:
郎丽娜
出版日期:
2019年7月
报告页数:
15页
报告字数:
12233字
所属图书:
当代中国田野观察(2018)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牛是人类农耕社会的一个中心点,它的存在关涉了人类农耕文化中的许多方面,它既是一种耕地的畜力、肉食的主要来源,也是财富的一种表征;还可以进入信仰崇拜的观念中,成为一种“通灵之物”……杨正文:《清水江流域的白银流动与苗族银饰文化的成因》,《民族研究》2015年第5期。但是,牛的社会隐喻在白裙苗人蒙白,是一支聚居于黔南州龙里县境内的苗族,自称为蒙白,他称为白裙苗。社会中还不仅仅如此。白裙苗人的社会是建立在农耕生计方式之上的社会,其文化也自然包含了牛的存在的所有方面,而且具有自己特定的存在意义。在祭祖中,牛的存在沟通了现世的人与祖先灵魂之间的关系,而且祭祖仪式的象征机制又将人们凝结成为一个社会整体。

关键词:

作者简介:

郎丽娜:遵义师范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文章目录
·白裙苗人与牛
以牛为祭品的祭祀
  • (一)“敲巴朗”与身份的获得
  • (二)“敲巴朗”仪式
·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