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河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思考

作者:
吴海峰
出版日期:
2006年1月
报告页数:
7页
报告字数:
6730字
所属图书:
2006年:河南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主要是依据党的十六大提出的“经济要更加发展,民主要更加健全,文化要更加繁荣,社会要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水平要更加殷实”而对农村提出的具体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新时期“三农”工作的新目标和新任务,既科学系统,又内涵丰富。中共河南省委刚刚通过的关于制定河南“十一五”规划的《建议》中提出:“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推进农业现代化,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努力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河南作为农业大省、农村大省和农民大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任务艰巨。河南如何做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篇大文章,把河南的农村建设得越来越美好?最近,河南各地都在谋划本地区未来5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蓝图,这也是需要理论界及时认真研究的重大问题。这里,本文就河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应该注意的问题,提几点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

作者简介:

吴海峰:男,河南安阳人,河南省社会科学院首席研究员、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河南省优秀专家,河南省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常务理事。长期从事经济学研究,在《人民日报》、《经济日报》、《求是》、《中国社会科学》、《中国农村经济》、《经济研究参考》、《世界农业》、《金融研究》、《商业经济研究》等几十家报纸杂志发表文章200多篇,独立和合作出版著作12部,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4项,参与3项,主持省部级社会科学课题11项,参与7项,获国家“五个一工程奖”2项、省级优秀成果奖20多项。

文章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