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城乡结合部地区流动人口聚居与治理

作者:
洪小良 王雪梅
出版日期:
2018年12月
报告页数:
25页
报告字数:
12316字
所属图书:
北京人口发展研究报告(2018)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本报告摘选自《北京城乡结合部重点地区流动人口情况调查分析报告》,分别从社区层面和群体层面展现流动人口聚居的基本现状与特点,发现城乡结合部地区流动人口总量呈先快速增加、后略有减少的趋势,但拆迁整治引发流动人口聚居变动的“堰塞湖效应”、流动人口就业—居住空间分离现象突出等。基于此,进一步分析了城乡结合部地区人口疏解与治理面临的若干问题与挑战。报告最后建议,从“善治”出发重新思考流动人口聚居区治理,认为善治的前提是善待流动人口,善治的关键是在城乡结合部地区施行善政。

关键词:

善治流动人口聚居堰塞湖效应

作者简介:

洪小良: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中共北京市委党校(北京行政学院)研究生部主任,北京市社会学学会副会长,北京社会建设研究会副会长。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治理、城市贫困与社会政策、流动人口及农民工问题。出版专著1部,合著多部,并在《中国人口科学》《中共中央党校学报》《北京社会科学》《北京行政学院学报》等期刊上发表论文30余篇。荣获4项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其中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项、中国人口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项。

王雪梅:1962年—),1988年8月起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工作,现为《环球法律评论》编审。

文章目录
城乡结合部地区流动人口聚居情况
  • (一)流动人口总量呈现先快速增加,后略有减少的趋势
  • (二)经济因素是城乡结合部流动人口聚集的主因,业缘与地缘是聚集的纽带
  • (三)拆迁整治引发城乡结合部人口疏解的“堰塞湖效应”
城乡结合部流动人口聚居区的人口经济特征
  • (一)外地人与本地人之间的人口倒挂严重
  • (二)就业—居住空间分离现象突出
  • (三)集体经济和居民收入高度依赖土地和房屋出租
聚居区流动人口基本特征
  • (一)流动人口在村(社区)居住时间普遍较长
  • (二)大多数流动人口与家庭成员共同居住
  • (三)住房类型以平房为主
  • (四)生活“低消费、高积累”特征明显
  • (五)长期居住倾向明显
  • (六)在京生活满意度高
城乡结合部地区人口疏解难题分析
  • (一)非首都功能疏解只能部分解决城乡结合部人口疏解难题
  • (二)外来人口留京意愿强烈,考验政府人口疏解能力
  • (三)流动人口聚居区服务管理问题突出,考验政府城市治理能力
流动人口聚居区治理与善治思考
  • (一)治理理念已上升为国家宏观战略
  • (二)从“善治”出发重新思考流动人口聚居区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