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公民身份、社会权利与中国社会医疗福利体制改革

作者:
刘晓婷
出版日期:
2012年12月
报告页数:
15页
报告字数:
13842字
所属图书:
华人社会政策与服务:问题与机遇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社会权利是公民身份的重要元素之一,在西方福利国家,公民社会权利的应得性、合法性已经达成了共识。而中国公民身份的发展是建立在不同社群差别福利制度的基础上,缺乏公平和公义的理念。改革开放后的医疗福利制度改革由于政府的“让责”而造成了对公民社会权利的侵蚀;进入21世纪,政府在医疗福利制度乃至整个医疗体制改革中强化和增加了责任意识,不同社群的民意表达进入了政策议程,公民社会权利的主张成为推动医疗改革不可忽视的动因。医疗改革虽然促进了公民在医疗保障方面的公平性,但是在医疗服务方面并没有从根本上保障病人权益,因此还需要随着医改的不断深入,培育真正的公民社会,进一步建构基于权利的公民身份。目前学界研究民意对医疗体制改革的影响还很薄弱,本文从公民身份和社会权利的角度展开探索性的论述。

关键词:

医疗保障公民权利医疗福利

作者简介:

刘晓婷: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

文章目录
·西方话语下的公民身份和社会权利
·中国福利制度对公民身份和社会权利的建构
不同社群的社会权利与医疗福利体制改革
  • 1.20世纪90年代城镇职工医保改革对公民福利的削减
  • 2.21世纪初农村医疗保障改革先行
  • 3.其他社群(农民工、城市贫困居民)医疗权利受到关注
·民意与医疗体制改革
·结论和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