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搜索
登录
注册
主导航
学科分类库
主题资源库
索引目录
系列丛书
学术共同体
学科分类
社会学
地方发展
农村社会学
发展社会学
性别社会学
社会治理
社会分层与流动
社会学理论
婚姻家庭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青年社会学
劳工社会学
老年社会学
环境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结构
移民社会学
社会政策
人类学与民族学
社会工作
人口学
社会心理学
主题研究
社会学方法论
社区治理与社区营造
社会学经典理论
老龄化研究
社会工作案例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风险灾害研究
社会心态研究
性别研究
首页
>
文章详情
从先端精密公司的实践看集体协商制度的可行性
作者:
程立达
出版日期:
2011年5月
报告页数:
10页
报告字数:
8609字
所属图书:
深圳劳动关系发展报告(2011)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05.186-195
秦晓南
李淯
刘秦
汤庭芬
摘要:
集体协商制度已提出18年,但还有一些学者对此存疑或诟病。深圳先端精密公司劳资集体协商的成功实践,说明这项制度是适合中国国情的。要突破资方不愿协商的瓶颈,需要来自法律刚性规定和劳方群体行动的势能。而集体协商的普遍开展迫切需要工会转型,成为敢于谈判、善于谈判的新型工会。
关键词:
集体协商
先端精密
可行性
作者简介:
程立达:
程立达, 深圳市总工会。
相关报告
水电移民土地证券化的驱动力与可行性
就业领域性别平等立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统筹城乡社会保障体系构建的理论创新研究
甘肃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医养结合的社区框架——可行性、问题与对策
行动研究之三:组织家政工互助小组的可行性研究
中国高等教育普及化趋势预测——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升人力资源开发层次
“小雪”节气顿悟——“腾讯智慧校园”项目调研小记
从“国家主导”到多元推动——集体协商的新趋势及其类型学
以重点企业为突破口,推动工资集体协商机制的建立
文章目录
·
先端精密公司集体协商的成功实践
·
集体协商符合中国国情
·
如何突破资方不愿协商的瓶颈
·
时代呼唤谈判型工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