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我国0~6岁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家庭教养中的父母角色比较

作者:
中国儿童中心
出版日期:
2017年11月
报告页数:
36页
报告字数:
22330字
所属图书:
中国家庭教养中的父母角色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2015年10月,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提出,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这是继2013年“单独二孩”政策之后的又一次人口政策调整,标志着我国对实行了30多年的计划生育政策进行了重大的调整。在“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的时代,大多数中国父母从唯一的孩子出生到抚养教育,作为父母角色的许多 “第一次”,往往也是“最后一次”。当绝大多数中国家庭已经习惯只面对一个孩子时,“全面二孩” 政策的实施,使得父母们在孩子的教育道路上又有了“再来一次”的机会,中国的父母们再一次面临着家庭教育的新课题。
关键词:

独生子女父母角色学历情况非独生子女职业情况

作者简介:

中国儿童中心:中国儿童中心 成立于1982年,是党中央、国务院赠送给全国少年儿童的一份厚礼。中心是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直属的公益性事业单位,是集应用科学研究、兴趣培养、教育活动和公共服务为一体的国家级校外教育机构,是我国儿童工作对外交流与合作的窗口。中心位于北京市西城区官园,地理位置优越,园内环境优雅,占地面积8.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万平方米,有科学宫、老牛儿童探索馆、体育馆、教学楼、影剧厅和丰富多彩的儿童游艺活动设施。中心设有中国儿童艺术团、中国儿童中心实验幼儿园、中国儿童中心期刊总社、国家儿童营养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中国儿童中心儿童营养与健康研究中心、中国儿童中心对外交流中心等专业和二级法人机构。中心目前内设19个处室,正式职工近300人。中国儿童中心作为综合性的少年儿童校外教育活动场所,是全国少年儿童的乐园,是全国校外教育工作者交流的平台和先进理念的实践基地。全国少年儿童“心中有祖国、心中有他人”主题教育活动组委会、全国妇联家庭教育研究指导中心、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少年儿童校外教育专业委员会和宣传工作委员会常设于此。中心坚持以德为先、实践育人,以培养儿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道德素养为核心,重点围绕促进儿童健康人格的发展,在儿童的社会能力、积极态度、意志品质、乐观情绪等方面形成个性化、多样化、系统化实践培养模式。

文章目录
引言
  • (一)背景
  • (二)研究现状
研究结果
  • (一)基本情况
  • (二)独生子女家庭与非独生子女家庭父母角色差异
结论与建议
  • (一)结论
  • (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