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在关于环境保护主义的人类学讨论基础上,提出环境保护主义作为一种话语或表征,不仅反映人们对客观环境状况的关注,也赋予了新世纪以来中央政府自上而下的草原生态治理政策以极大的合法性,从而推动了基层牧民的牧业生产从“定居放牧”到“舍饲圈养”的剧烈转变。然而通过内蒙古中西部S苏木B嘎查的民族志,我们发现政府主导的禁牧舍饲的生态治理政策并不符合基层牧民生产生活的实际和对环境的理解,因此也受到了他们的普遍不满和抵抗。这种上下的矛盾反映了后工业社会和环境保护语境下“自然脱嵌”的新形式。
抵抗人类学脱嵌环境保护主义禁牧舍饲
张雯:上海海洋大学海洋文化与法律学院社工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海洋社会学、环境社会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