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分灶不分家:解开村级组织治理“死结”——基于天长市村级组织政经分离改革的调查研究

作者:
郭艳艳
出版日期:
2018年8月
报告页数:
6页
报告字数:
4232字
所属图书:
天长突破:让土地活起来的农村产权改革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中央《深化农村改革综合性实施方案》指出可开展“政经分开”试验。处理好“政经关系”是实现农村基层有序治理的关键。然而,受“政经合一”体制的影响,“组织权责不对等、监督机制不严密、农民权能不充分”成为农村治理转型的症结。对此,天长市以农村集体产权改革为契机,探索出了“分灶不分家”的政经分离模式。以“组织分立、财务分设、权责分明”实现“分灶”,通过建立“利益链”撬动组织间的合力共治,激发群众参与动力实现“不分家”。同时,构建“市镇村多层级、自治经济宽领域、双线反馈广覆盖”的立体监督网络,以保证政经组织人员交叉但权责独立。在节约治理成本的前提下,完善了农村基层组织运行机制,为实现农村基层治理现代化打开了新思路。

关键词:

分灶不分家村级组织治理天长市村级组织政经分离改革

作者简介:

郭艳艳: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政治科学高等研究院。

文章目录
分权明责,组织回归本位,理顺“治理源”
  • (一)组织分立,促结构剥离
  • (二)财务分设,助功能复原
  • (三)职责分离,推运行独立
利益联结,组织凝心聚源,撬动“共治力”
  • (一)盘活内源,引“共营”
  • (二)合担盈亏,引“共策”
  • (三)定比分配,引“共享”
联力监管,组织用权有度,把好“权力盘”
  • (一)创新“制度型监督”,为权力“织牢笼”
  • (二)开展“合作型监督”,为权力“套紧箍”
  • (三)推进“预防型监督”,为权力“划红线”
回归本位,促基层自治组织有序治理
  • (一)“分灶不分家”是政经分离的有效实现形式
  • (二)政经分离的重点在于通过利益联结实现合力共治
  • (三)基层组织回归本位的实践离不开有效的监督机制
  • (四)基层有序治理的长效发展需促进组织间的良性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