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搜索
登录
注册
主导航
学科分类库
主题资源库
索引目录
系列丛书
学术共同体
学科分类
社会学
地方发展
农村社会学
发展社会学
性别社会学
社会治理
社会分层与流动
社会学理论
婚姻家庭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青年社会学
劳工社会学
老年社会学
环境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结构
移民社会学
社会政策
人类学与民族学
社会工作
人口学
社会心理学
主题研究
社会学方法论
社区治理与社区营造
社会学经典理论
老龄化研究
社会工作案例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风险灾害研究
社会心态研究
性别研究
首页
>
文章详情
中国女性遭受亲密伴侣躯体暴力的实证研究——基于四次全国抽样调查数据的有限解释
作者:
杜鹃
潘绥铭
黄盈盈
魏怡真
出版日期:
2020年3月
报告页数:
18页
报告字数:
17001字
所属图书:
中国人口健康问题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0-03.313-330
宋月萍
和红
摘要:
本研究根据2000年、2006年、2010年、2015年四次全国随机抽样调查数据,对中国女性遭受亲密伴侣暴力的现状和趋势提供了历时性的实证依据。研究发现:20%左右的中国女性表示曾遭受过来自丈夫、男友等亲密伴侣施加的暴力,且十年间没有显著变化;有9.4%的女性经受过比较严重的暴力,对其身心造成了严重的伤害。年龄在30~49岁的青年女性和婚姻状况处于未婚同居的女性更可能遭受来自伴侣的暴力;而社会经济地位对女性遭受亲密伴侣暴力的影响是需要质疑的,其构成指标如教育、收入、职业地位对于亲密伴侣暴力的发生有不同的作用机制。
关键词:
性别
亲密伴侣
随机抽样调查
躯体暴力
作者简介:
杜鹃:
潘绥铭:
黄盈盈:
魏怡真:
相关报告
亲密伴侣权力及其对性别平等感的影响机制探讨
社会性别的马克思主义诠释
女性主义研究方法——多样性与包容性
如何用性别视角分析日常生活
社会性别与法学研究
关于高校女性文学课程建设的理论思考
如何揭示女性的隐性弱势地位
中国当代性别哲学研究发展
女性人类学发展及其中国本土化尝试
如何在研究中纳入女性经验
文章目录
·
问题的提出:关注“亲密伴侣暴力”
·
文献综述和现有理论框架
数据和分析方法
(一)数据来源
(二)变量设置
(三)研究假设和分析方法
·
亲密伴侣暴力的描述性分析
·
针对女性的亲密伴侣暴力影响因素——社会结构视角的检验
·
结论和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