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莹:博士,2013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社会学系获博士学位,现任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文化社会心理学、群际关系心理学。曾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等多项课题。在《国际文化关系学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rcultural Relations)、《社会学研究》、《心理科学进展》、《青年研究》等学术期刊上发表多篇论文,相关学术论文曾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资料》转载。
赵志裕:博士,1994年在哥伦比亚大学获文学硕士、哲学硕士、哲学博士学位。曾任教于香港大学、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工作三年,现任香港中文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研究领域为文化社会心理学、群体过程以及语言与认知。曾在国际权威心理学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代表著作为Social Psychology of Culture,2011年被翻译成中文出版。2004~2007年担任《亚洲社会心理学刊》副主编,2008年至今任《文化与心理的进展》编辑,哈佛大学出版社《文化与心理的新进展》《文化与心理前沿》丛书编辑,其间还担任了《人格心理学杂志》副主编、《社会认知》杂志专题编辑等。2006年至今还曾担任《人格与社会心理学杂志》《中华心理学刊》《跨文化心理学杂志》等刊物的顾问,《心理学报》《美国心理学杂志》《美国心理学家》等刊物的特约审稿人,也是《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海外编委。
杨宜音: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心理学会理事长(2010~2014)。2016年起任哈尔滨工程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心理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社会心理学,包括人际关系、群己关系与群际关系、社会心态、价值观及其变迁等。在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30余篇。代表作有:《“自己人”:一项有关中国人关系分类的个案研究》[(台北)《本土心理学研究》2001年总第13期]、《个人与宏观社会的心理联系:社会心态概念的界定》(《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4期)、《关系化还是类别化:中国人“我们”概念形成的社会心理机制探讨》(《中国社会科学》2008年第4期)、主编Social Mentality in Contemporary China(Singapore:Springer Singapore,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