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社会治理背景下社会组织协商机制分析报告——以Z省社会组织参与脱贫攻坚协商座谈会为例

作者:
孙发锋
出版日期:
2020年10月
报告页数:
12页
报告字数:
11423字
所属图书:
中国社会组织报告(2020)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社会组织协商是政社沟通的制度化渠道,在化解社会矛盾、协调利益关系、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有效发挥社会组织协商的应有作用,需要建构完整、严密、可操作的机制,包括议题提出机制、主体遴选机制、理性对话机制、落实和反馈机制。运用案例、访谈等方法,发现社会组织协商机制的实践运作呈现诸多薄弱环节,如基于政府主导的议题提出机制、基于路径依赖的主体遴选机制、基于权力主导的对话机制、基于形式主义的落实和反馈机制。因此,跨越社会组织协商“应然”功能与“实然”表现之间的巨大鸿沟,需要建立健全政社合作的议题提出机制、目的导向的主体遴选机制、平等沟通的对话机制、权威高效的落实和反馈机制。

关键词:

社会组织协商机制社会治理

作者简介:

孙发锋:博士,郑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社会组织治理与改革研究。

文章目录
社会治理背景下社会组织协商机制的构成
  • (一)议题提出机制
  • (二)主体遴选机制
  • (三)理性对话机制
  • (四)落实和反馈机制
社会治理背景下社会组织协商机制的现实关照——以Z省社会组织参与脱贫攻坚协商座谈会为例
  • (一)基于政府主导的议题提出机制
  • (二)基于路径依赖的主体遴选机制
  • (三)基于权力主导的对话机制
  • (四)基于形式主义的落实和反馈机制
社会治理背景下社会组织协商机制的实践趋向
  • (一)建立健全政社合作的议题提出机制
  • (二)建立健全目的导向的主体遴选机制
  • (三)建立健全平等沟通的对话机制
  • (四)建立健全权威高效的落实和反馈机制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