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黑龙江省残疾人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建议

作者:
刘明明 唐加东
出版日期:
2016年1月
报告页数:
10页
报告字数:
7774字
所属图书:
黑龙江社会发展报告(2016)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残疾人群体是一项重点,残疾人教育的发展关乎其就业、收入、生活水平的提升。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显示,黑龙江省有残疾人218.9万人,占全省人口总数的5.72%。没有包括残疾人群体的小康,也不是真正的小康,近年来,黑龙江省通过多种形式的工作推进残疾人特殊教育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教育部等部门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的通知》的有关部署,在残疾人特殊教育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现实困难和问题,探索解决好“瓶颈”问题的新途径,是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

对策建议黑龙江省残疾人

作者简介:

刘明明: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社会学博士。中国社会学会城市社会学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社会学会社会建设研究专业委员会理事。主要从事历史社会学和城市社会学研究工作。代表论文有《本体·认识·方法:社会学本土化的三重反思》《社会融入与身份认同:后知青时代的集体记忆》等10余篇,其中多篇获得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社会学》转载。独立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黑龙江省社科基金项目2项,参与国家级、省级课题15项。完成研究报告30余篇,其中3篇获得时任省部级领导批示、10篇获省相关部门采纳。

唐加东:黑龙江省残疾人联合会办公室秘书,研究方向为残疾人事业综合理论

文章目录
黑龙江省残疾人教育的基本现状及工作亮点
  • (一)加快完善残疾人教育体系
  • (二)加强特教教师队伍建设
  • (三)构建长效保障机制
  • (四)统筹推进特教改革
黑龙江省残疾人教育工作的瓶颈问题
  • (一)城乡差距依然较大
  • (二)职业教育应用性低
  • (三)高等融合教育相对薄弱
黑龙江省残疾人教育工作的对策建议
  • (一)分配应得,保障事前机会平等
  • (二)产学结合,探索就业优先模式
  • (三)多元通路,推进高等融合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