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职业年金制度的公平性审视及其改革展望

作者:
龙玉其
出版日期:
2024年12月
报告页数:
23页
报告字数:
17818字
所属图书:
中国社会保障发展报告(2024)
摘要:

在职业年金制度实施过程中,其公平性受到了广泛关注。本报告试图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分析职业年金制度的公平性,主要体现在外部公平与内部公平、设计公平与运行公平、形式公平与实质公平三大维度。总体来看,职业年金的形式公平比较明显,但实质公平并不理想,无论是内部公平还是外部公平,均存在一定问题。未来需要进一步优化职业年金制度,增强职业年金制度的公平性,发挥职业年金在促进共同富裕中的积极作用。具体建议包括:强化公平导向,优化职业年金制度模式;以筹资与待遇为核心,完善职业年金制度设计;调整职业年金覆盖范围,避免职业年金的“编制歧视”;完善职业年金的管理服务与运行机制;统筹推进职业年金与企业年金制度建设。

关键词:

职业年金外部公平内部公平形式公平实质公平

作者简介:

龙玉其:男,1982年生,中共党员,湖南省邵阳市新宁县人,2011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社会保障专业,获管理学博士学位,现为首都师范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学位委员会委员、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民政部政策研究中心博士后,中国社会保障学会理事、青年委员会委员、养老服务分会理事,中国社会学会社会发展与社会保障专业委员会理事副秘书长,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健康保障研究会理事,社会福利研究专业委员会理事,北京市审计学会社会保障审计专业委员会委员。在《财贸经济》、《中共中央党校学报》、《中共党史研究》、《国外社会科学》、《东南学术》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参编《中国社会保障绿皮书(2010)》、《中国中低收入群体的医疗服务与医疗保障(2010)》、《中国农村社会保障调查报告(2009)》等著作,作为核心研究成员参与了卫生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的省部级重要课题多项,多次参与国际、国内社会保障研究学术会议。曾荣获“湖南省优秀毕业生”称号及“光华奖学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第四届中国社会保障论坛征文三等奖”、“华为奖学金”。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北京市社科基金项目2项、北京市社科联青年人才项目1项。入选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青年拔尖人才,首都师范大学青年燕京学者培育对象,北京市青年拔尖人才培育对象,荣获中国社会保障学会第三届“优秀社会保障青年学者”称号。作为核心研究成员参与了省部级以上项目近30项。发表学术论文60多篇,出版专著3部,合著1部,主编教材3部,参编著作13部。研究方向为社会保障理论与政策。在《经济研究》《民族研究》《经济学动态》《社会保障评论》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90余篇,10余篇论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及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转载。

文章目录
·引言
职业年金制度公平性的理论分析
  • (一)关于公平的理论认识
  • (二)职业年金制度公平性的三维考察
职业年金制度公平性的实践剖析
  • (一)基于维度一的实践剖析:外部公平与内部公平
  • (二)基于维度二的实践剖析:设计公平与运行公平
  • (三)基于维度三的实践剖析:形式公平与实质公平
增强职业年金制度公平性的对策建议
  • (一)强化公平导向,优化职业年金制度模式
  • (二)以筹资与待遇为核心,完善职业年金制度设计
  • (三)调整职业年金覆盖范围,避免职业年金的“编制歧视”
  • (四)完善职业年金的管理服务与运行机制
  • (五)统筹推进职业年金与企业年金制度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