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者列表 > 详情
吴建平
机构:中国劳动关系学院
个人简介: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社会工作学院副院长,副教授(教授任职资格)。

  • 中国式员工参与:制度与实践的变迁
    吴建平 出版时间: 2020年12月
    本书一方面通过制度史分析指出,由于我国的工业化道路与国家政权建设密切关联,我国的员工参与从一开始就表现出较为明显的自上而下的政府主导特点,改革开放以来,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的影响下,一些自下而上的制度设计逐渐出现,我国的员工参与呈现复杂多样的形态;另一方面基于2007年和2017年两次全国范围的抽样调查,展现了近十年间我国员工参与状况不断改善的趋势,这表现为员工参与机会的增多、参与职权的提升、各种参与渠道使用率的提高,以及单位内非制度化参与行为的减少和单位外非制度化参与意愿的降低。由此可见,我国员工参与的动力、形式、领域和职权随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体制及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的变化而变化,并逐渐形成了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员工参与制度与实践体系。
  • 企业工会与企业组织团结
    吴建平 出版时间: 2015年10月
    以企业工会为重要渠道的员工参与有助于提升员工满意度和认同感、提高企业制度与规章的合法性和权威性、协调企业内部的组织结构矛盾、增强企业组织内在的集体情感和共识,从而实现企业组织团结。在这过程中,员工自我利益的满足、企业内部的关系性团结、制度性团结和社会性共同体团结的建立,再加上企业组织内部结构的相互协调和协助,就构成了整个企业组织团结的社会过程,这也是我们考察企业组织时应该采取的一种总体性的视角。
  •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会的制度变迁
    吴建平 出版时间: 2021年06月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会的制度变迁主要表现在两个层面,一是中国工会作为整体所发生的角色与职责的变迁,二是中国工会内部的结构分化和整合所带来的变迁。在整体的角色与职责上,从改革之初中国工会强调以生产为中心,兼顾生活、教育和民主管理,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提出要全面履行建设、参与、教育和维护四项主要职责,再到90年代中期突出强调以维护作为基本职责,而进入新时代以来强调的是维护和服务职责的并举。在结构的分化和整合上,改革开放初期,企业工会是主要行动主体,通过生活职责即围绕计划经济时期的各种集体福利、职工之间的互济互助以及各种困难职工慰问活动等来关心职工的切身利益。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时期,地方工会成为主要行动主体,通过社会化维权模式来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和协调劳动关系。进入新时代以后,一方面对企业工会职责“瘦身减负”,以激发企业工会活力;另一方面地方工会“以上代下”承担企业工会难以履行的职责,从而加强地方工会与企业工会的密切联系。
  • 中国式员工参与:制度与实践的变迁导论
    出版时间: 2020年12月
    本文首先研究了工作环境视角下的员工参与和员工参与的制度环境变迁,其次以2007和2017年员工参与调查为主,在全国范围内以城镇就业人员为总体进行抽样,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来收集员工参与的相关数据。
    关键词:
  • 有关员工参与的研究
    出版时间: 2020年12月
    本文主要研究了国内外有关员工参与的相关研究,国外的研究主要包括员工参与的界定、员工参与的类型、员工参与的历史、员工参与的理论基础、员工参与的效果和意义;国内有关员工参与的理论主要包括员工参与的理论基、员工参与的法律与政策研究、员工参与的制度逻辑和变迁、员工参与与社会治理。
    关键词:
  • 中国式员工参与的制度变迁
    出版时间: 2020年12月
    本文主要研究了中国式员工参与的制度变迁,主要分为三个历史阶段,第一,企业民主管理制度的初期探索(1921~1949年);第二,企业民主管理制度的曲折发展(1949~1978年);第三,企业民主管理制度的完善与转型(1978年至今)。上述制度变迁史的考察表明,在不同历史时期,企业民主管理的动力、目标、形式、领域和权限等,随着外在的政治环境以及内在的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的变化而不断调整或变革,从而表现出一定的阶段性特点。
    关键词:
  • 中国式员工参与的实践与变迁
    出版时间: 2020年12月
    本文主要研究考察了员工参与的制度实践及其变迁,为此我们先后于2007和2017年针对全国城镇职工的参与状况进行了两次抽样调查。基于此,本文将对两次调查结果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以探讨我国员工参与在具体实践上的特点及其变迁趋势,并分析了员工参与的影响因素和员工参与的意义。
    关键词:
  • 中国式员工参与:制度与实践的变迁结论
    出版时间: 2020年12月
    随着人们对工作环境认知和要求的不断提高,员工参与理应成为一个重要维度,并得到应有的重视。因此我们应在工作单位应在不同领域设立合适的参与渠道,提供充足的参与机会,赋予员工合理的参与权限,让员工与单位形成命运共同体的同时也促成工作单位中基层民主的实现。
    关键词:
  • 地方工会“借力”运作的过程、条件及局限
    出版时间: 2019年10月
    本文介绍了地方工会“借力”运作的过程、条件及局限。首先,本文介绍了地方工会“借力”运作的两个案例。其次,本文分析了地方工会“借力”运作的前提、意义和局限。最后,本文提出了结论。
    关键词:
  • 企业工会与企业组织团结绪论
    出版时间: 2015年10月
    本文是企业工会与企业组织团结的绪论。
    关键词:
  • 企业工会的功能及其运作:经验调查的结果
    出版时间: 2015年10月
    在上一章的文献梳理中,我们已经对企业工会工作有了一个大概的印象,同时也基本了解到,企业工会扮演了一种不同于企业行政的角色,以一种不同于企业行政的工作方式发挥着其特殊的职能。这些职能对于促进企业成员对企业组织的认同、归属和承诺,促进企业成员认可和接纳企业的规章制度,进而形成一种内在的集体情感,具有积极作用。而这些有助于提高企业组织的内部凝聚和社会整合,正是本书所要阐述的主要观点,即企业工会的独特职能及其运作有助于促成企业组织团结。对于其中的社会过程和具体运作方式,则需要我们在原有的研究基础上进行细致的梳理和推进,以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企业组织团结图像。本章即是对我们经验调查的材料进行分析,以丰富我们对企业工会工作的认识,继而提炼出一些概念来帮助我们理解企业工会给企业组织带来的功能。在下面的分析中,我们按所有制类型对企业进行简单的分类,不同所有制类型企业中的工会地位和职能可能会有很大差异,比如在工会的设置上,通常国有企业都设有工会,而目前工会组建工作重点和难点就在非公企业中,所以我们需要考察不同所有制企业中工会工作的各自特点和运作方式,希望能从中找出共性,提出我们的概念和命题。出于分析的方便,我们将所调查的企业大致分为三类:私营企业、合资企业和国有企业。
    关键词:
  • 员工参与和组织认同
    出版时间: 2015年10月
    前文对于企业组织中企业工会功能的研究,已经指出,企业工会能够帮助提高员工的满意度和组织认同感、归属感,同时也能够促成企业内部的集体情感和共识的形成,并且能够对企业组织内部的制度与结构进行协调,提高其运作的效率和合法性。不过,相对来说,我们比较多地在讨论后面两个方面的问题,尤其是企业工会组织和动员员工参与企业规章制度的讨论与制定。在本章中,我们将进一步论述员工的满意度和组织认同感、归属感问题,并主要从员工参与的角度来切入。实际上,在对企业工会进行考察时我们就已经讨论过员工参与问题,而且员工参与问题正是从企业工会中有关利益表达渠道、合理化建议活动、规章制度制定的参与等问题中引申出来的。所以本章将围绕组织认同的实现来详细论述员工参与,我们也希望通过这样的分析,更好地认识企业组织中员工的自我意识结构及其与组织认同的关系。
    关键词:
  • 企业组织团结的社会过程
    出版时间: 2015年10月
    本文介绍的是企业组织团结的社会过程。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