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者列表 > 详情
岳金柱
机构:中共北京市委社会工作委员会综合处
个人简介:

社会学博士,中共北京市委社会工作委员会综合处(宣传处、网格化工作协调处)处长,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管理研究院/社会学院兼职教授,国家行政学院社会治理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研究方向为社会管理,发表《建设世界城市背景下推进北京社会组织培育发展和服务管理的思考》《加快推进社会创新发展的若干思考》《试论社会组织在社会转型中的角色与作用》《完善社会管理格局,健全社会建设体系——对北京社会建设与管理创新的若干思考》等重要论文。

  • 2015年北京社会建设分析报告
    唐军 岳金柱 执行主编 ; 冯虹 宋贵伦 主编 ; 李君甫 胡建国 副主编 出版时间: 2015年10月
    本报告是北京工业大学“北京社会建设分析报告”课题组2014~2015年度成果,全书分为六个部分:总报告、社会结构篇、公共服务篇、社会治理篇、地方社会建设篇、调查报告篇。报告主要利用北京市政府和相关部门发布的权威数据和资料,结合课题组的调研与观察,全面分析了2014年北京社会建设的主要成绩,分析了北京社会建设面临的迫切问题,并对2015年北京社会建设提出了对策和建议。2014年北京市在社会建设各方面又上一个新台阶,取得了新的进步:人口增长速度下降,污染天气减少,城市环境改善;进一步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公共服务,推进教育发展均衡化,改善医疗和养老服务,加大住房保障和棚户区改造,轨道交通建设不断加速,首都非核心功能开始疏解。社会治理体制不断完善,社会治理的成效已经显现。当然,北京市社会建设还面临许多挑战,社会阶层结构和人口结构需要进一步优化,大气污染治理难度较大,资源紧张的约束难以改变,公共服务的发展还跟不上群众日益增长的需要。2015年,北京需要进一步认识首都“城市病”的根源,借鉴国内外的成功经验,完善北京的功能定位,解决首都社会建设面临的新问题和新挑战。需要进一步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建设法治社会,充分发挥党委、政府、社会组织在社会建设中的作用,实现首都经济社会建设全面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 2016年北京社会建设分析报告
    岳金柱 唐军 执行主编 ; 冯虹 宋贵伦 主编 ; 李君甫 胡建国 副主编 出版时间: 2016年11月
    本报告是北京工业大学“北京社会建设分析报告”课题组2015~2016年的研究成果,全书分为六个部分:总报告、社会结构篇、公共服务篇、社会治理篇、地方社会建设篇和调查报告篇。本报告利用北京市政府和相关部门发布的数据和资料,结合课题组成员的调研和观察,全面分析了“十二五”时期和2015年北京社会建设所取得的主要成就,也分析了北京社会建设面临的挑战,并对未来的社会建设提出了相关建议。“十二五”时期,北京社会建设的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形成了具有中国时代特色的首都社会建设模式,在社会结构、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人口增长趋于缓和、分布趋于分散,居民收入差距逐步缩小,城乡一体化进一步推进,就业结构不断优化;基本公共服务不断得到改善,教育、医疗、住房等基本公共服务趋于均等化,公共交通建设的步伐加快。当然,北京市社会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如社会结构还需要进一步优化,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社会治理体制机制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社会建设的投入还需要大幅增加等。“十三五”时期,北京市社会建设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第一,深刻认识首都“城市病”的根源和首都社会建设面临的挑战;第二,加大社会建设的投入力度,提升基本公共服务;第三,调整基层社会管理幅度,提高社会治理的质量;第四,培育社会组织,发展社会建设主体;第五,加强社会建设的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提高社会工作者的待遇。
  • 2014年北京社会建设分析报告
    岳金柱 唐军 执行主编 ; 冯虹 宋贵伦 主编 ; 宋国恺 胡建国 副主编 出版时间: 2014年07月
    本报告是北京工业大学“北京社会建设分析报告”课题组2013~2014年度成果。本报告主要利用北京市政府和相关部门权威数据和材料,结合蓝皮书课题组的调研,全面总结了2013年北京市社会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分析了2013年北京社会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对2014年北京社会建设的趋势进行了展望,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2013年是“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年,北京市在党中央、国务院和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全面实施“十二五”既定规划,在社会建设方面取得了诸多新的成就,促进了经济的平稳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居民收入水平再创新高,消费价格指数基本稳定;社会建设改革不断推进,首都居民共享发展成果进一步实现;住房调控力度不断加大,差异化住房政策体系不断优化;打击违法、违章行为取得丰硕成果;环境治理被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养老服务体系日趋完善。当然,2013年北京社会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其中突出的问题主要包括首都人口规模问题、大气污染引发的环境问题、教育公平问题等。2014年,北京社会建设需要进一步创新社会管理体制,着力点主要涉及积极推进社会保障与公共服务的均衡化和人群全覆盖进程,从社会领域入手加强环境治理,进一步加强基础服务设施建设。
  • 2013年北京社会建设分析报告
    唐军 岳金柱 执行主编 ; 宋贵伦 陆学艺 主编 ; 宋国恺 胡建国 副主编 出版时间: 2013年04月
    本报告是北京工业大学“北京社会建设分析报告” 课题组2012~2013年度分析报告。 本报告主要利用北京市政府和相关部门发布的权威数据和材料,结合课题组成员的观察和调研,全面总结了2007年党的十七大到2012年党的十八大五年来北京社会建设所取得的主要成就,分析了2012年北京社会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对2013年北京未来社会建设的趋势进行了展望,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自2008年以来,北京市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及时制定实施一系列稳增长、惠民生的具体措施,克服困难,深化改革,经受住了复杂形势的严峻考验,保持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经过初步核算,2012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78万亿元,五年年均增长9.1%;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提高到13797美元,达到中上等收入国家水平。五年来,北京市经济呈现出持续快速增长态势,为推动北京社会建设奠定了良好的经济基础。 2012年是北京社会建设史上重要的一年,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广大居民对北京社会建设提出了新期待新要求。2012年,北京社会建设态势平稳,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城乡一体的就业格局基本形成,民生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建设进一步完善,城乡区域发展更趋协调,社会建设和管理创新开创了新局面。主要体现为经济增速减缓但总体平稳,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民生事业得到进一步改善,城乡结构进一步调整变动,城乡接合部50个重点村改造工程取得新进展,社区建设也取得了新进展。北京社会建设开创了新局面,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重要基础。 当然,在2012年,北京社会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如物价上涨问题、居民对公共服务需求的问题、住房问题、交通问题、大气质量问题等。这些问题既涉及社会公平问题,也是老百姓最关心的民生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北京需要在社会建设方面下功夫,尤其是在发展经济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同时,要努力实现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向全面推进社会建设的重要转变,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关键词:社会建设 社会管理 社会服务 小康社会
  • 加快推动北京慈善事业稳健发展研究
    出版时间: 2020年09月
    本文从政策法规不断健全、慈善北京深入人心、慈善信托稳健发展、慈善救助成效明显、社会捐赠广泛开展、行业组织作用凸显等方面,梳理回顾了近年来北京慈善事业取得的显著成效;在分析当前慈善事业发展新的定位和新的要求基础上,围绕充分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紧扣创新慈善、全民慈善、法治慈善、诚信慈善、效能慈善、惠民慈善,提出进一步营造慈善北京氛围、推动慈善创新发展、完善慈善政策法规、健全慈善监管体系、发挥慈善组织作用、推进慈善扶贫济困等对策思考。
    关键词:
  • 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实践探索与改革创新
    出版时间: 2017年07月
    政府购买服务是现代公共服务供给的发展方向,是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创新方式。社会组织是提供社会服务的重要力量,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是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重要途径。北京市运用社会建设专项资金购买社会组织服务,是政府购买服务的重要内容和主要形式之一。本文以北京市运用政府社会建设专项资金购买社会组织服务为例,回顾了北京市运用社会建设专项资金购买社会组织服务的实践探索,提出了今后运用社会建设专项资金购买社会组织服务的改革创新对策。
    关键词:
  • 北京市社会企业发展调研报告
    出版时间: 2018年08月
    本文着重梳理北京市社会企业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分析全市社会企业类型、分布领域及典型案例等相关情况。针对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个体层面、社会层面及政府层面的主要问题,研究在深入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了今后北京市培育发展社会企业的总体思路和对策建议。
    关键词:
  • 完善社会管理格局 健全社会建设体系 不断推动首都社会建设与管理创新发展
    出版时间: 2011年07月
    社会建设与管理的根本目的是使人民群众幸福安康。在新的历史时期,社会建设与管理面临新的形势与问题,创新社会管理、加强社会建设具有重大意义。当前,对于北京来说,创新社会管理、加强社会建设,主要是围绕完善社会服务、创新社会管理、动员社会参与、优化社会环境、协调社会关系,进一步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体系和社会管理格局,着力构建具有时代特征、中国特色、首都特点的社会建设体系,努力建设生活幸福社会、人文有序社会、充满活力社会、文明守信社会、和谐稳定社会。
    关键词:
  • 现代社会组织体制的实践探索和创新发展——以北京构建社会组织枢纽型工作体系为例
    出版时间: 2013年04月
    党的十八提出加快形成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近年来,北京在创新社会管理、深化社会改革、推进社会建设进程中,以人民团体为骨干,构建社会组织枢纽型工作体系和服务管理模式,深化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改革,创新现代社会组织体制。目前,已经认定27家市级枢纽型社会组织、近200家区县级枢纽型社会组织和一大批街道层面的枢纽型社会组织,基本形成市、区、街三级社会组织枢纽型工作体系网络,有力地促进和推动了社会组织培育发展和作用发挥,为加快形成中国特色现代社会组织体制提供了范例。
    关键词:
  • 北京社会服务管理创新进展情况分析
    出版时间: 2012年05月
    本文从社会建设体系构建形成新框架、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取得新进展、各类群体服务管理探索新模式、社区规范化建设取得新成效等方面,总结回顾了“十二五”开局之年北京市社会服务管理创新进展情况,以出台市委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意见和社会建设“十二五”规划为标志,首都社会建设迈上新的起点、进入新的阶段;从完善社会服务、创新社会管理、动员社会参与、创建社会文明、构建社会和谐、加强社会领域党建等方面,明确了“十二五”第二年社会建设重点任务;提出理念观念创新、管理体制创新、运行机制创新、政策法制创新、手段方法创新等对策,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不断推进社会建设全面协调发展。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