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者列表 > 详情
何勤
机构:北京联合大学管理学院
个人简介:1972年12月出生,经济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北京联合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2013年被评为北京市属高校青年拔尖人才。2012年至2013年美国康奈尔大学产业与劳动关系学院访问学者。兼任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理事、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劳动关系分会理事、中国适度劳动研究中心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劳动关系、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先后主持和承担省部级课题2项,局级课题1项,横向课题多项;作为骨干参加国家级课题1项,省部级课题多项。出版学术专著2部,在学术期刊和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40余篇,出版教材1部。
  • 群体性劳资冲突事件的演化及应对
    何勤 出版时间: 2014年07月
    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经济转轨的关键期,同时也是各种劳资冲突的高发期和深层次矛盾的凸显期。特别是近年来,群体性劳资冲突事件频繁发生,已经成为影响社会稳定和公共安全的一个重要因素。本书围绕群体性劳资冲突事件的特点和趋势,形成机理,演化路径、演化规律和演化模型,风险评估与风险预警系统,标准化的应急管理系统,长期应对机制六方面展开较为系统的研究。
  • 《群体性劳资冲突事件的演化及应对》导论
    出版时间: 2014年07月
    本文为《群体性劳资冲突事件的演化及应对》一书的导论部分,从经济社会转型、劳动者集体意识觉醒、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三方面入手阐述问题提出背景,并分别对劳动关系集体化转型的概念界定、表现形式、内外动因进行文献综述,最后表明了本研究的研究目的、意义与可能的创新之处。
    关键词:
  • 群体性劳资冲突事件的特点和趋势分析
    出版时间: 2014年07月
    本文在准确界定“群体性劳资冲突事件”概念的基础上,从立体视角对我国群体性劳资冲突事件开展研究。一是从横向比较的视角即静态视角,利用现有统计数据、文献、报刊资料,采取多案例分析和文献分析的方法,从全国范围内各个离散的群体性劳资冲突事件来分析、归纳和总结群体性劳资冲突事件的特征。二是从纵向比较的视角即动态视角,从群体性劳资冲突事件发生的时间维度和历史发展轨迹,分阶段地分析、归纳和总结群体性劳资冲突事件在历史变迁中的特征和趋势。三是在整体上深入分析我国群体性劳资冲突事件的特点及趋势的基础上,以课题调研和访谈的案例为基础,对我国群体性劳资冲突事件开展实证研究,进一步印证前述的分析。横向比较与纵向比较相结合、静态比较与动态比较相结合,便于更全面地把握我国当前群体性劳资冲突事件的特点和发展趋势,为后续的形成机理、演化规律、应急管理研究奠定现实基础。
    关键词:
  • 群体性劳资冲突事件形成机制研究
    出版时间: 2014年07月
    本文采用多学科交叉的视角,分别从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政治学以及劳动科学的角度较为深入地分析我国群体性劳资冲突事件的形成机制,旨在解决群体性劳资冲突事件形成的理论问题。
    关键词:
  • 群体性劳资冲突事件的演化模型构建及实证研究
    出版时间: 2014年07月
    本文将从复杂系统科学的视角,以耗散结构、熵流、协同学以及演化博弈理论为基础,研究群体性劳资冲突事件系统的静态演化结构、动态演化路径、演化过程、演化阶段,并结合动静态模型,构建群体性劳资冲突事件的综合演化模型。
    关键词:
  • 群体性劳资冲突事件的风险预警研究
    出版时间: 2014年07月
    本研究将沿着事前预防、事后应急处置和长期应对三条主线开展群体性劳资冲突事件的应对体系研究,重点是研究应对体系中的预防体系,即对群体性劳资冲突事件的风险预警展开研究。
    关键词:
  • 群体性劳资冲突事件应急管理系统研究
    出版时间: 2014年07月
    市场经济条件下,只要存在雇佣关系,劳资矛盾和劳资冲突就难以避免,同时随着法律的不断完善以及劳动者权利意识、组织意识和集体意思的增强,劳资双方的冲突和矛盾更加显性化,群体性劳资冲突事件的发生将难以避免。因此,本文着重研究群体性劳资冲突事件一旦发生,如何应对和处置的问题,即集中研究群体性劳资冲突事件应对体系构建中事后应急处置部分,主要内容包括应急系统设计、应急预案体系构建、应急干预以及标准化的应急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关键词:
  • 群体性劳资冲突事件的长期应对体系研究
    出版时间: 2014年07月
    本文将从长期制度构建的视角,着眼于企业层面,沿着三条主线开展研究,即企业工作场所中群体性劳资冲突事件的预防机制建立、企业人性化劳动关系管理构建以及企业集体谈判制度的建立和实施,采取多元化的企业劳动关系调整体系,从预防、改善管理到集体谈判制度构建。企业工作场所中群体性劳资冲突事件的预防机制的建立旨在化解劳方个体与企业的劳资冲突和矛盾,从制度上避免群体性劳资冲突从量变到质变的演化;企业人性化劳动关系管理构建旨在通过改善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劳动关系管理减少日常管理中劳资冲突的发生;企业集体谈判制度的构建和实施旨在平衡劳资双方的力量,通过劳资双方公平、公正的协商,达成一致,从制度层面避免劳资冲突的发生。
    关键词:
  • 平台型灵活就业者收入差距及其影响机制——以北京市为例
    出版时间: 2017年09月
    本文借助劳务共享平台“微工网”的调查数据,运用分位数回归和Bootstrap技术,研究了新经济背景下平台型灵活就业劳动者收入差距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影响平台型灵活就业劳动者收入差距的因素是多元而复杂的,既有人力资本、物质资本、家庭经济状况和社会资本等内在约束,也有户籍制度、行业差异等外在因素。具体而言,受教育水平高、对家庭经济满意度低、家庭开支多、是企业管理人员的平台型灵活就业者的兼职收入较高;提升受教育水平最有利于低收入平台型灵活就业劳动者增加收入;互联网行业吸纳了大量女性、青年、流动人口就业,这是传统经济难以比拟和超越的优势。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