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后,许多灾区学校的教师经历了强震带来的冲击和创伤,自身也成为灾民,经历着丧失亲人的痛苦和磨难。地震发生后,幸存的他们第一时间投入灾难救援中去抢救被废墟掩埋的学生。灾区教师在地震中受到不同程度的精神损害和财产损失,震后繁重的工作压力和巨大的生活压力也使教师群体长期处于压力较大的状态(梁斌、苏春蓉,2010)。其中有18.7%的教师出现了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相关症状;47.8%的教师受到了明显的灾害冲击影响(游永恒、张皓、刘晓,2009)。地震灾害发生后,灾区学校教师除了继续教书、管理学生外,还要做好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成为学生的心理调节者和心理治疗者,抚慰学生受伤的心灵、缓解因地震及一系列次生事件带来的身心压力。教师的心理状态对灾后学生的心理康复有极大的影响,教师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学生心理康复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震后学校教师同样存在着大量的社会心理方面的需求,存在着巨大的精神压力问题(刘立祥、沈文伟,2012)。可惜的是相关的支持与服务十分不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