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实现可持续的区域内校企合作呢?一种可行的方式是促进校企合作的制度化。制度化是指某一具体社会现象或者组织由非正式形式发展为正式系统,或在组织内部或者组织之间扩散,并取得合法性的过程(张创新、赵蕾,2005;朱亚鹏,2014)。校企合作的制度化是指双方合作逐步规范化和有序化的变迁过程。本章将技能形成领域的校企合作视为高等教育领域的一项创新政策,应用高等教育创新制度化的理论框架,重新审视了我国校企合作创新如何实现制度化。
校企合作制度化创新双高计划
杨钋: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育经济与管理系系主任、副教授,获得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哲学硕士和博士学位;研究领域为教育经济、教育财政和政策评估;近年来关注职业教育的经济与非经济收益、高职院校和地方本科院校组织转型发展、高职示范引领项目评价、职业教育领域公私合作伙伴关系、国家技能形成体制与校企合作发展等;曾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预期与大学生就业研究”)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技能形成与区域协同创新研究”),并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论文八十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