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我国校企合作与区域技能生态系统

作者:
杨钋
出版日期:
2020年7月
报告页数:
24页
报告字数:
23390字
所属图书:
技能形成与区域创新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技能形成领域内组织运行的宏观环境包括生产体制、劳资关系、财政金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协调市场经济体和自由市场经济体分别发展出依赖企业内部技能养成和企业外部技能养成的国家技能形成体制,在各自擅长的生产体制中取得了比较优势(Hall and Soskice,2001b;Thelen,2004)。值得注意的是,该理论将国家视为整体分析单位,强调国家层面的制度匹配和互动。然而,在国家层面缺乏配套性制度的条件下,在区域层面和企业层面却可能通过制度创新发展出较高水平的多方技能合作(Remington,2017a,2018;Remington and Marques,2018;Yang,2017;雷明顿、杨钋,2019;比德尔,2019)。在管理学领域,对跨国企业人力资源实践的研究发现,部分跨国企业能够将母国的技能养成体制迁移到东道国的区域环境中(Fortwengel and Jackson,2016;Hoffman,2011;Patrinos,Barrera-Osorio,and Guaqueta,2009;Pilz,2009,2016a,2016b)。

对区域案例的分析表明,国家技能形成体制固然能够塑造职业院校与企业合作的制度环境,区域层面的政校企合作往往能克服集体行动的困境,促成技能联合投资。本章以江苏省太仓市为例,讨论地方政府、职业院校和企业如何解决技能合作的投资与积累问题。

关键词:

生态系统校企合作区域技能

作者简介:

杨钋: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育经济与管理系系主任、副教授,获得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哲学硕士和博士学位;研究领域为教育经济、教育财政和政策评估;近年来关注职业教育的经济与非经济收益、高职院校和地方本科院校组织转型发展、高职示范引领项目评价、职业教育领域公私合作伙伴关系、国家技能形成体制与校企合作发展等;曾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预期与大学生就业研究”)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技能形成与区域协同创新研究”),并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论文八十余篇。

文章目录
·区域技能合作创新
·背景和研究方法
跨企业的技能协调
  • (一)双元学徒制培训的发展
  • (二)组织间合作网络的构建
区域技能生态系统的发展
  • (一)技能生态系统构建的条件
  • (二)技能生态系统的合法性机制
·以组织间合作促进技能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