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基层协商治理背景:基层治理的协商禀赋

作者:
闵学勤 陈丹引
出版日期:
2021年12月
报告页数:
64页
报告字数:
51573字
所属图书:
通往协商:城市基层治理的实证研究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当今我们生活在一个变化惊人的时代。这个时代,突破原有国家-社会的想象,跨越地域界限,经济、文化均面向全球交流和竞争,国家间竞争日益激烈;信息网络崛起,普通民众掌握信息的速度和数量远超工业时代,并时常要求公共权力机构尽可能地公开、透明;这个时代,也是消费崛起的时代,随之商业世界出现了以用户为中心的转向,并且这一思想呈现向公共部门渗透的趋势;与此同时,中国社会还恰逢转型,经历40余年的高速发展,在总体性物质财富迅速积累的同时也催生出不同的利益群体,阶层分化和固化的讨论随之而来……面对这样的环境,固有的“大政府”管理困境凸显,单纯以GDP增长为导向、“大包大揽”的行政管理方式已无法回应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和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尤其对基层政府而言,其直面服务对象,其决策直接影响地方经济、社会和公众生活,如果稍有不慎,就会引发公众的不满,甚至引起投诉或演化为维权事件。对当前政府的职能活动范围和运行机制进行变革,理顺市场、公众和政府三者间的关系,更及时有效地回应公众需求,提升社会普遍福利和区域竞争力,形成有效治理格局,成为当务之急。
关键词:

社区城市基层治理基层协商治理

作者简介:

闵学勤:南京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大学妇联主席,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党员,江苏省政协委员,全国基层政权建设和社区治理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性别社会学专业委员会理事。主要研究领域为城市社会学、公共社会学和社会统计学,长期致力于中国城市治理研究。出版有《感知与意象——城市理念与形象研究》《城市人的理性化与现代化》等专著,并在《社会学研究》《社会科学》《社会》《开放时代》《江苏社会科学》《广东社会科学》《江海学刊》《浙江学刊》《江苏行政学院学报》等一流及核心刊物上发表近80篇专业论文。

陈丹引: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领域为城市社会学、公共社会学、网络社会学和计算社会学。在《社会发展研究》《中国青年研究》等核心刊物上发表数篇专业论文。

文章目录
第一节 基层政府的突围
  • 面向政府质量提升的治理变革
  • 城市基层治理结构:分治抑或共治?
第二节 社区冲突的现实需求
  • 社区冲突的现实及其成因
  • 冲突的化解:社区治理框架下的适度社区自治
  • 公民性建构的社区之路:先行抑或独行?
第三节 公共意识的觉醒
  • 城市公共参与图景
  • 公众参与的阶层化及未来路径
第四节 社区社会的培育
  • 小社区大社会,抑或大社区小社会?
  • 城市社区社会的建构何以可能?
  • 建构社区社会之路
第五节 互联网技术的推动
  • 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和应用
  • 网络参与导向的社会治理:以微博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