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教师专业发展的场域理论阐释

作者:
赵冬梅
出版日期:
2022年4月
报告页数:
28页
报告字数:
23704字
所属图书:
教师专业发展机制研究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布迪厄的社会实践观所讨论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行动者的实践位置、实践依据以及实践方式。这三个方面相互联系,不可分割,具体来说就是行动者的实践空间、实践逻辑和实践工具是什么。实践空间、实践逻辑和实践工具分别指布迪厄场域理论中的场域、资本和惯习。这三者间的相互关系从根本上反映了社会实践活动网络结构中的复杂关系和运作动力,所以说,场域理论是对布迪厄社会实践观根本性问题的回应。在这一理论体系中,布迪厄把行动者看作是场域中的核心要素,场域中资本的性质最终决定了场域的结构类型和特点,场域中的惯习再生产决定了场域机制的发展。把教师专业发展机制放在这样一种场域概念下分析,不仅符合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属性,也在理论上实现了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三方面与场域理论的高度契合。

关键词:

资本惯习场域理论教师专业发展

作者简介:

赵冬梅:山东济宁人,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泰山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教师教育、英语课程与教学论。参与或主持国家级、省部级课题、研究项目多项,在《比较教育研究》《外国教育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多篇。

文章目录
第一节 场域概念的内涵、特征与意义
  • 布迪厄场域概念的内涵与本质
  • 场域空间的动态性和同源性
  • 场域概念的实践意义
第二节 场域结构中的要素与关系分析
  • 行动者:场域形成的核心要素
  • 场域中资本与场域的相互制约关系
  • 惯习与场域的双向模糊关系
  • 文化再生产下资本与惯习间的象征性转换关系
第三节 场域理论下教师专业发展的适切性分析
  • 教师专业发展实践内在特征需求的本体论契合
  • 场域理论与教师专业发展实践分析的认识论契合
  • 关系性思维与教师专业发展实践研究的方法论契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