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者列表 > 详情
赵冬梅
机构:泰山学院外国语学院
个人简介:

山东济宁人,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泰山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教师教育、英语课程与教学论。参与或主持国家级、省部级课题、研究项目多项,在《比较教育研究》《外国教育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多篇。

  • 教师专业发展机制研究
    赵冬梅 出版时间: 2022年04月
    教育质量提升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全球化、信息化和知识经济社会的影响使教师处于日趋复杂的关系网络中,这一网络结构涉及与教师有关的地域关系、空间关系和多元主体关系,既包括教师执教的实体学校,也包括学校的外在社会环境。教师专业能否顺利和高效地发展取决于这些关系网络间能否建立通畅的协调机制。本书以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机制为核心关注,从社会学场域理论的视角出发,运用文献法、访谈调查法以及案例分析等多种方法呈现教师在专业发展中与各级政府、大学及科研机构人员、学校管理人员,以及教师和学生间的复杂互动过程,探讨并分析教师在外控与自主的矛盾中所面临的专业发展低效问题,并提出相应的策略路径。本书以布迪厄场域理论的关系性思维和过程性思维为基础,以场域、资本和惯习等核心概念作为分析框架,阐述其理论构建、问题表征、形成机制(原因)以及困境与僭越。首先,本书基于教师专业发展实践活动的结构特征和教师的专业资本特征来构建学校场域下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分析模型。从场域类型的划分来看,教师专业发展场域分为以国家元资本为代表的权力场域和以教师专业资本为依据划分的大中小(U-S)专业资本场域、学校半官僚半专业资本场域以及教师间(包括学生)的教师专业资本场域;从场域结构的分析层级来看,既要分析每个子场域与权力场域的关系,又要分析子场域内部的结构特征,还要分析各场域中行动者的惯习;从子场域内部结构分析来看,既要分析相关行动者进入场域的信念和利益需求,又要分析他们通过资本争斗在场域中所确立的“位置”,还要分析子场域是否有外在于环境的自主性。总之,教师专业发展场域是以学校为主的、融合各场域资本和权力博弈的一个场域空间,教师就是在各种场域关系的相互交融中寻求自身的位置感,遵循各个场域的“规则”,进行资本和权力的“斗争”,维护自身专业发展的“利益”。其次,从资本与场域的关系入手对教师专业发展各场域结构的现状与问题进行分析。通过实证和文献分析的研究方式,揭示资本冲突下各场域结构失衡的原因以及由此对教师专业资本的发展所带来的多重相似困境:一是场域共谋的利益分化和教师专业身份认同欠缺所带来的人力资本问题;二是各场域中行动者间的低效合作带来的社会资本问题;三是官僚资本下科层管理弊端带来的教师专业决策问题。再次,从场域与惯习的角度对困境形成机制的原因进行分析,指出失衡的场域结构对行动者的惯习形塑形成误识,这是导致教师专业发展机制不畅的主要原因。主要包括教师的角色误识,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对协作的误识以及教师专业决策对行政组织等级控制的误识。最后,是困境与僭越的路径分析,即通过惯习的养成来转化教师的专业资本和完善场域结构,促使各行动者在资本冲突中采取利于教师专业资本发展的策略选择。本书在结合英国教学学校政策制定及实施的基础上,对我国因地制宜构建教师专业发展机制提出了建设性路径和策略:构建以学校为主场域的教师专业发展机制,需要赋权增能提升教师的人力资本;需要丰富多渠道、多途径的行动者合作以扩大教师专业发展的社会资本;在国家教育治理理念下进一步减政放权进行教育体制机制的变革等。
  • 教师专业发展机制研究绪论
    出版时间: 2022年04月
    教师专业发展的质量日益受到各国的重视,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也日趋变得复杂。这一复杂因素既有来自教师专业发展的外部社会环境问题,也有来自与教师日常教学密切相关的学校内部环境问题,因此,对教师专业发展实践中的内外现实困境的分析是解决教师专业发展问题的前提。本文介绍了《教师专业发展机制研究》一书的研究缘起、研究目的、研究问题、研究框架、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关键词:
  • 教师专业发展的场域理论阐释
    出版时间: 2022年04月
    布迪厄的社会实践观所讨论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行动者的实践位置、实践依据以及实践方式。这三个方面相互联系,不可分割,具体来说就是行动者的实践空间、实践逻辑和实践工具是什么。实践空间、实践逻辑和实践工具分别指布迪厄场域理论中的场域、资本和惯习。这三者间的相互关系从根本上反映了社会实践活动网络结构中的复杂关系和运作动力,所以说,场域理论是对布迪厄社会实践观根本性问题的回应。在这一理论体系中,布迪厄把行动者看作是场域中的核心要素,场域中资本的性质最终决定了场域的结构类型和特点,场域中的惯习再生产决定了场域机制的发展。把教师专业发展机制放在这样一种场域概念下分析,不仅符合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属性,也在理论上实现了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三方面与场域理论的高度契合。
    关键词:
  • 教师专业发展场域的理论构建
    出版时间: 2022年04月
    在教师专业发展的社会空间结构中,各行动者在各种场域关系的相互交融中凭借自身的独特资本寻求着自身的场域位置感、遵循着各个场域的“规则”,进行着资本和权力的“斗争”、维护自身专业发展的“利益”。场域的边界由各行动者凭借自身资本的影响效力来确定。行动者之间依据自身所拥有的资本类型和数量形成相应关系场域,并通过资本和权力的较量实现着场域的运作。学校场域内参与教师专业发展的各行动者因为受到各自不同历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在不同时间又表现出不同的惯习,这些惯习在相互交织下的冲突和维持中改变着教师专业发展的社会空间,推动着教师专业发展的进程。
    关键词:
  • 教师专业发展场域的结构和权力运作问题透视
    出版时间: 2022年04月
    分析教师专业发展的场域结构和权力运作问题实际上就是分析教师专业发展场域中的资本和场域、资本和惯习之间的关系问题,它们之间的关系决定了教师专业发展场域结构的不同分析层次和分析维度。参与教师专业发展的行动者拥有资本的不同决定了场域的不同结构类型,也决定了场域中的权力关系。按照场域结构性质和权力关系涉及主体的不同,教师专业发展场域的具体划分包括以国家官僚资本为主的权力场域、以官僚和专业混合为主的学校子场域、以专业资本为主但权力关系主体各异的大中小合作子场域、教师间合作子场域。教师专业资本的本质特征是教师专业发展场域存在的决定性条件,所以促进教师的专业资本提升是各场域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对每个教师专业发展(子)场域的内部结构分析应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各行动者应该有提升教师专业资本的共同信念和利益;教师凭借其专业资本在各子场域中占据核心位置;各子场域中的行动者会采取合作的策略来促进教师专业资本发展的自主性。这从资本和场域、资本和惯习、惯习与场域的角度说明了各个场域结构存在和权力运作的应然性。但在教师专业发展的具体实践中,由于教师的专业资本与其他行动者的资本在斗争中呈现式微状态,各行动者在资本和利益异化下呈现场域结构失衡的实然状况。这一失衡状态则进一步说明了各行动者资本与教师专业资本间的冲突以及策略选择的非合作性。
    关键词:
  • 教师专业发展场域实践机制的困境
    出版时间: 2022年04月
    惯习的生成性策略使行动者具有能够应付各种难以预见的情境的能力。惯习会对所指示的行动路线做出成本和效益的策略性计算,并将此提升到决策的自觉层面。这种自觉的决策体现了惯习与场域契合的一致性,即行动者在惯习中的养成会唤起其对曾经经历的客观条件的记忆,当这种客观条件与决策场域条件相符时,惯习与场域之间的调适就变得顺其自然而无须再去适应和调配。同样,当客观条件发生变化,而惯习并未做及时调整,则会出现场域结构的失衡,即惯习与场域之间的“不合拍”。教师专业发展场域结构的失衡表明教师专业资本在参与场域权力争斗中的式微,教师与其他行动者惯习无意识下的策略选择说明行动者的资本和惯习处在其对教师专业者权力正当性和误识的认识之中,这造成教师角色认同的人力资本发展困境,各场域行动者间社会资本合作的异化以及教师在官僚组织控制下对决策资本的默认。教师专业发展场域中行动者的惯习与场域结构之间的再生产关系受阻是教师专业发展实践机制出现困境的主要原因。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随着知识社会的到来,新的时间理论更加重视学习型组织和互联网在教育教学中发展,尤其需要教师专业资本的提升,所以客观环境的改变对教师专业发展中行动者惯习的重塑提出更为迫切的要求。
    关键词:
  • 英国教师专业发展场域结构调整和机制改革实例
    出版时间: 2022年04月
    英国在教师专业发展的变革进程中同样面临外控与自主的矛盾。英国自2010年以来通过实施教学学校政策来实现和改变教师专业发展的机制困境,体现了场域理论中资本、场域与惯习三者之间的紧密影响关系,为我国的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借鉴。教学学校以四大资本为支柱的学校联盟构建体现了教师专业资本在发展场域中的本质性和主导型特征,凸显了资本对场域结构性质的决定作用。教学学校通过加强教师的专业资本实现对教师的惯习重塑,六大核心工作领域中不同行动参与者的行为就是惯习下的策略选择。改善行动者的惯习、促使其与场域结构形成新的再生产关系是实现场域机制运行的前提。
    关键词:
  • 我国教师专业发展场域的机制建构
    出版时间: 2022年04月
    构建我国学校场域下教师专业发展机制就是形成学校场域结构与行动者惯习之间的文化再生产。这种文化再生产与教师的“赋权增能”密切相关,强调的是教师“权”与“能”的相互统一。作为校本管理的一种积极回应,教师“赋权增能”有助于进一步理顺教师与各级政府、科研机构和学校间的复杂权力关系,提升教师专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促使教师形成适应客观环境的新的惯习,最终指向学校和教师的共同发展。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