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搜索
登录
注册
主导航
学科分类库
主题资源库
系列丛书
学术共同体
学科分类
社会学
地方发展
农村社会学
发展社会学
性别社会学
社会治理
社会分层与流动
社会学理论
婚姻家庭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青年社会学
劳工社会学
老年社会学
环境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结构
移民社会学
社会政策
人类学与民族学
社会工作
人口学
社会心理学
主题研究
社会学方法论
社区治理与社区营造
社会学经典理论
老龄化研究
社会工作案例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风险灾害研究
社会心态研究
性别研究
首页
>
文章详情
云南汉族大学生的祖根意识及其对祖籍群体认同的影响
作者:
孟乐
王佳佳
张积家
出版日期:
2022年12月
报告页数:
18页
报告字数:
16838字
所属图书:
社区心理学研究(第十四卷)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2-12.12-29
黄希庭
中国心理学会社区心理学专业委员会
重庆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西南大学心理学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摘要:
通过两个实验考察云南汉族大学生的祖根意识及其对祖籍群体认同的影响。实验一采用群体参照的R/K范式,发现只有在南京人参照条件下,祖籍南京的汉族大学生的“记得”成绩显著好于祖籍当地的汉族大学生,说明由祖根意识建构的群体身份影响了祖籍群体归属;实验二通过模拟的“选择邻居”任务,发现祖籍南京的汉族大学生选择南京人为邻居的得分显著高于选择上海人、杭州人和广州人的得分,说明祖根意识缩短了移民后裔与祖籍群体之间的心理距离,发生了内群体偏好行为。整个研究表明,大学生的祖根意识影响了个体对祖籍群体的认同。
关键词:
群体身份
祖根意识
群体参照
群体选择
作者简介:
孟乐:
王佳佳:
张积家:
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
相关报告
社区认同与社区参与:社区心理所有权的中介作用与邻里关系的调节作用
公共服务满意度对生育意愿的影响:一个条件过程模型
福彩从业人员积极认知与积极行为的质性探索
家庭建设视角下依恋、自我分化与嫉妒的关系研究
大学生童年期父母缺位问卷编制及信效度研究
父母外出务工对留守子女学校归属感的影响
内嵌式社区矫正的心理-社会整合服务探索
疫情时期苏州社区工作者焦虑、抑郁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社会工作者自助式正念干预方案的设计与可行性分析
“被安排”和“分内”:女性社会工作者日常情感劳动研究
文章目录
·
引言
实验一:祖根意识建构的群体身份对群体归属的影响
(一)研究对象
(二)设计
(三)材料
(四)程序
(五)结果与分析
(六)讨论
实验二:祖根意识建构的群体身份对群体选择行为的影响
(一)研究对象
(二)设计
(三)实验材料及任务
(四)结果与分析
(五)讨论
讨论
(一)关于祖根意识建构的群体身份对祖籍群体认同的影响
(二)关于祖根意识的本质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