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搜索
登录
注册
主导航
学科分类库
主题资源库
索引目录
系列丛书
学术共同体
学科分类
社会学
地方发展
农村社会学
发展社会学
性别社会学
社会治理
社会分层与流动
社会学理论
婚姻家庭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青年社会学
劳工社会学
老年社会学
环境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结构
移民社会学
社会政策
人类学与民族学
社会工作
人口学
社会心理学
主题研究
社会学方法论
社区治理与社区营造
社会学经典理论
老龄化研究
社会工作案例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风险灾害研究
社会心态研究
性别研究
首页
>
文章详情
《婚姻的教育和民族匹配:基于ChatGPT的量化分析及文本生成》评审意见
作者:
刘少杰
出版日期:
2023年12月
报告页数:
2页
报告字数:
1402字
所属图书:
魁阁学刊 2023年第2辑 总第9辑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3-12.61-62
游天龙
胡洪斌
胡洪斌
云南大学
张雨龙
谢寿光
高万红
摘要:
《婚姻的教育和民族匹配:基于ChatGPT的量化分析及文本生成》是一篇以ChatGPT对云南乡村调查数据进行量化分析和文本生成为基础,经作者修改提升而成的学术论文。从文章内容和技术报告介绍的情况来看,作者为提高文章质量做了很多努力,在文献导入、指标统计、分析评价、语言表述和观点论述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使论文质量在ChatGPT形成的文本基础上有了很大提高,为有效利用ChatGPT开展学术研究、撰写高质量学术论文做出了积极探索。就可以公开发表的标准而言,文章还存在一些明显不足,如文献考察中的某些内容以及该文作者做出的某些评论分析,表现出对中国改革开放前后的教育以及社会发展总体状况的了解不够。
关键词:
民族身份
婚姻匹配
教育同质性
“中国乡村社会大调查”
作者简介:
刘少杰:
安徽含山人,生于1953年,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主任。
相关报告
《婚姻的教育和民族匹配:基于ChatGPT的量化分析及文本生成》技术报告
婚姻的教育和民族匹配:基于ChatGPT的量化分析及文本生成
“剩男”“剩女”现象背后的婚姻挤压问题
当代中国的婚姻匹配情况研究
中国都市社会脉动:上海调查(2017)项目的婚姻匹配研究
情归何处?——大城市青年对门当户对的看法与婚配现实
扎根(解放—土改)——干部统制与民族身份打造
现代多民族国家建构中民族身份的形成
民族身份与历史意识:中国贵州东南部族群他者政治试释
是否存在少数民族就业收入歧视?
文章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