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作为社会问题的童年

作者:
郑素华
出版日期:
2024年7月
报告页数:
45页
报告字数:
47516字
所属图书:
童年的社会学视野:国外童年社会学研究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本文首先分析了晚期现代性给童年带来的影响,其最重要的影响是将儿童从原先的社会结构中解放出来,提升了儿童在社会中的能见度。当代有关童年的社会问题的研究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关注儿童在面对诸种童年问题时的行动性,例如,新的研究主张用“工作儿童”来代替“童工”的概念,实际上是对儿童贡献的肯定。这些童年的社会问题中出现的儿童图像,不仅显示出儿童的空间已经扩展到成人的公共领域,也显示出儿童可以或有能力占据不同于以往的社会位置。
关键词:

社会问题童年童年危机

作者简介:

郑素华:复旦大学中文系文艺学博士,浙江师范大学儿童发展与教育学院/浙江师范大学儿童研究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教育人类学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儿童研究》编委、杭州市儿童友好研究联盟理事。台湾政治大学、英国斯特灵大学(University of Stirling)访问学者。研究领域为童年社会文化理论、现代童年空间、童年多学科对话等。著有《儿童文化引论》《审美教育行为特征探析:人类学美学的视野》《童年与文化》《童年的栖居》(合编)等。

文章目录
第一节 童年的危机
  • 危机的征候
  • 危机的隐喻与“道德恐慌”
  • 谁的危机?
第二节 童年、社会问题与家庭
  • 晚期现代的家庭
  • 童年的私有化
  • 家庭结构的变迁
  • 家庭中的儿童问题:忽视与虐待
第三节 童年、逆境与社会
  • 儿童面对的逆境
  • 贫困与社会不平等
  • 暴力与欺凌
第四节 作为全球问题的童年
  • 童年的全球性形式
  • 作为社会分工的童工
  • 全球化体系中的儿童士兵
  • 流动的童年:风险与机会
·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