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童年与新媒介

作者:
郑素华
出版日期:
2024年7月
报告页数:
45页
报告字数:
54761字
所属图书:
童年的社会学视野:国外童年社会学研究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本文介绍当代童年不可避免地通过新媒介被定义、表达,在此意义上,童年是一种媒介建构的产物,但亦像数字文化的参与本性一样,这种数字童年也是儿童自身参与建构的产物。
关键词:

儿童新媒介童年商业化童年

作者简介:

郑素华:复旦大学中文系文艺学博士,浙江师范大学儿童发展与教育学院/浙江师范大学儿童研究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教育人类学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儿童研究》编委、杭州市儿童友好研究联盟理事。台湾政治大学、英国斯特灵大学(University of Stirling)访问学者。研究领域为童年社会文化理论、现代童年空间、童年多学科对话等。著有《儿童文化引论》《审美教育行为特征探析:人类学美学的视野》《童年与文化》《童年的栖居》(合编)等。

文章目录
第一节 新媒介,新童年
  • 变化的媒介环境
  • 梦魇还是乌托邦?
  • 童年的再塑
第二节 新媒介与儿童社会性发展
  • 儿童社会化的“第四媒介”
  • 屏幕媒介学习
  • 儿童发展障碍与媒介接触
  • 新媒介,新空间
第三节 新媒介与商业化童年
  • 媒介商业文化
  • 儿童虚拟消费
  • 去商业化童年?
第四节 儿童的新社会世界:数字文化
  • 儿童文化的数字化转向
  • 数字游戏
  • 移动中的文化
·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