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者列表 > 详情
郑素华
机构:浙江师范大学儿童发展与教育学院/浙江师范大学儿童研究院
个人简介:

复旦大学中文系文艺学博士,浙江师范大学儿童发展与教育学院/浙江师范大学儿童研究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教育人类学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儿童研究》编委、杭州市儿童友好研究联盟理事。台湾政治大学、英国斯特灵大学(University of Stirling)访问学者。研究领域为童年社会文化理论、现代童年空间、童年多学科对话等。著有《儿童文化引论》《审美教育行为特征探析:人类学美学的视野》《童年与文化》《童年的栖居》(合编)等。

  • 童年的社会学视野:国外童年社会学研究
    郑素华 出版时间: 2024年07月
    本书系统梳理了当代西方童年社会学研究的历史进路,在探讨心理学、人类学、地理学等学科童年研究的基础上,对“旧”“新”童年社会学进行了比较分析,归纳与评析了新童年社会学的理论立场、核心观点及主张。从纵横多个角度对西方童年社会学的发展脉络、内部流派、研究取向、关键问题进行了全面而细致的剖析,为国内儿童与童年研究提供了新视域、新方法。本书有助于我们了解西方童年社会学的当代进展、丰富儿童及童年的社会理解并更好地促进我国童年社会学发展。
  • 社会学中的“儿童/童年问题”
    出版时间: 2024年07月
    本文认为许多社会学家认为社会学有关儿童、童年问题的思考存在很大问题。儿童从不被视为社会学研究的中心问题之一,儿童群体的社会经验远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妇女研究的起源、动力与儿童研究有所不同,但儿童、妇女的社会位置的共同特征,使得儿童研究、妇女研究之间可以相互借鉴。
  • 童年的呈现:学科视野与基本概念
    出版时间: 2024年07月
    本文探讨了童年在部分学科中以往的呈现方式,这些学科包括心理学、地理学、人类学、社会学等主要社会科学学科。这些学科中对儿童、童年的概念的思考,为童年的新社会学研究提供了基础、做出了贡献。
  • 童年的社会学话语
    出版时间: 2024年07月
    本文分析了“新”“旧”童年社会学的不同观点、主张与立场。“新”童年社会学不再将儿童、童年的议题归入家庭、学校等主题之下,而是将童年本身作为关注的核心,并对以往的社会学方法予以批评,提出了新的观点。
  • 当代童年社会学的研究取向
    出版时间: 2024年07月
    本文认为新的儿童研究以两种路径来凸显儿童的能动性和“作为社会行动者”的主体位置。一种路径是从结构的、宏观的视野来重新定位童年。另一种路径从社会文化的层面上定位童年,认为童年是社会建构的。在当代童年研究中,这两种取向常常被混合使用,它们复杂地、交织地体现在当前童年社会学关注的主要议题中。
  • 作为社会问题的童年
    出版时间: 2024年07月
    本文首先分析了晚期现代性给童年带来的影响,其最重要的影响是将儿童从原先的社会结构中解放出来,提升了儿童在社会中的能见度。当代有关童年的社会问题的研究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关注儿童在面对诸种童年问题时的行动性,例如,新的研究主张用“工作儿童”来代替“童工”的概念,实际上是对儿童贡献的肯定。这些童年的社会问题中出现的儿童图像,不仅显示出儿童的空间已经扩展到成人的公共领域,也显示出儿童可以或有能力占据不同于以往的社会位置。
  • 作为结构形式的童年
    出版时间: 2024年07月
    本文分析童年结构其有两点重要启发:一是童年可被视为一种世代位置,由此可显示出不同世代之间的资源分配情况及支配程度;二是可将童年视为一种世代关系,进而关注世代公正问题。
  • 童年与新媒介
    出版时间: 2024年07月
    本文介绍当代童年不可避免地通过新媒介被定义、表达,在此意义上,童年是一种媒介建构的产物,但亦像数字文化的参与本性一样,这种数字童年也是儿童自身参与建构的产物。
  • 作为权利的童年
    出版时间: 2024年07月
    本文作者认为儿童权利的话语,描绘了一种新的童年隐喻,使儿童的社会位置被重新界定,不仅如此,儿童与国家、家庭的关系也出现新的变化。在当代,儿童的保护权利,往往被视为儿童的一种福利权利。由于这一权利的实现需要国家的支持,国家越来越深地介入童年的管理中,这体现在法律、政策等诸层面。它们不仅将童年制度化了,规范了儿童与成人的关系的一些重要方面,而且塑造着儿童的经验、主体位置,界定了关于童年的一些关键指标如成熟的特征、入学的年龄等,尽管它们也是一种保护儿童的机制。
  • 童年社会学从研究对象到研究者
    出版时间: 2024年07月
    本文中介绍了童年研究的社会史方法、人口统计学方法、社会调查等方法,它们各有优劣。库沃特普特别钟情人口统计学的方法,注重从宏观、结构的角度分析童年。
  • 童年研究的伦理
    出版时间: 2024年07月
    本文介绍社会科学的研究伦理(特别是儿童研究)越来越受关注。同学者的主张往往基于不同的伦理构架,其中权利论的构架为大多数研究者在实践中所采纳。基于这个角度,希尔(Hill)归纳了童年研究中研究者需要关切的四项儿童权利:第一,发展与福利的权利;第二,受到保护、免于伤害的权利;第三,享有恰当服务的权利( provision rights);第四,表达意见的权利(选择或参与权)。